您的位置:首页 > 肺脓肿 >

中医治疗过敏性哮喘?

时间:2021-05-06 12:24:40作者: xiaoze

过敏性哮喘中医治疗——“三联养肺定喘”。


这是我上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国医堂中医研究院恒康中医医院呼吸科的专家们以“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切入点,根据“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中医理论,独创“三联养肺定喘”新疗法,经现代医学证实,能提高肺部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哮喘引起的咳喘、多痰、胸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你不妨试试看。

过敏性哮喘中医治疗

(1)补肾益肺平喘方:方药组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陈皮、姜半夏、炒苏子、乌梅、地龙、磁石、补骨脂、胎盘、桃仁。加减法:气虚甚者加黄芪;阴虚者加沙参、生地;阳虚者加附子、肉桂;血瘀者加丹参、川芎;咳甚痰多者加瓜蒌仁、川贝母。
    本方以《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饮加味,意在滋补肺肾,补益气阴,方中用太子参不用人参以避其燥,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方中妙用五味子以其酸涩,入肺肾两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效。孙思邈称其在上可滋源,在下则补肾,实为肺肾双补之要药。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化痰止咳。苏子降气消痰,地龙通络解痉。乌梅酸温,入肺肾两经,可收肺气 、治久嗽、吸气归元,故此药可辅生脉散收肺气、纳肾气。方中紫河车大补元气而不燥,可阴阳双补,用其疗喘报道颇多。磁石辛咸而平,入肺肾之经,可纳气平喘。补骨脂辛温,入肾助阳,使肾水不寒,蒸腾气化,肺气得荫,对于肾虚咳喘,历代医家,均喜用之。方中桃仁活血行瘀,润肠,使肺气通畅,补而不滞。纵观全方,以调补肺肾为主,兼顾脾胃,阴阳双补,并有化痰,理气行血之效,共使正气渐充,肺肾气调,气顺痰消,喘可平矣。且全方性味平和 ,补而不燥,滋而不腻,适于长期服用。
    (2)寓治于防,寓防于治:对于哮喘的治疗,发作时治其标,缓时治本为许多医家所推崇,这对于发作性哮喘,无疑是正确的治法。然纵观传统的治标平喘药,一般为辛温之麻黄、细辛,或寒峻之葶苈、桑皮等,均易耗伤正气,很难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尤其对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正气原本不足,若再用辛散寒峻之味,不啻犯虚虚之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减少发作比发作时缓解的治疗意义更大,即念念不忘扶正气。总之,发作期治疗尽量不用伤津耗气之品,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应标本同治,扶正祛邪,并将此精神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