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之后,去年潜藏的阳气开始上升,立春将至,到了过敏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在岭南地区,过敏性鼻炎尤其常见。特别是小儿的过敏性鼻炎。中医在临床上喜欢选用苍耳子散加减来治疗,收效尚可,但容易反复。
中医用针灸配合汤药治疗鼻炎。中医认为鼻炎的病源在肺部。由于邪热伏肺,肺热发散不出来或者是寒气侵入肺部,致使“水湿”停滞鼻部,造成病人鼻涕不断或者是呼吸不通畅等一系列症状。在治疗上应该综合调理脏腑经络,益气健脾,化瘀通窍对于治疗鼻炎很有效果。
谢邀,鼻炎病因可参考以下内容:
1. 形寒冷饮、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感冒误治
现今中国的青少年之所以会成为鼻炎患者的主要群体,与他们的错误、紊乱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2.脑络淤堵、脊椎病变、根骶受限
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都存在着脊椎变形、侧弯、椎体变位以及脊椎肌筋膜的损伤粘连,由此诱发的鼻炎疾病,在现有中、西医常规的诊疗中往往难以发现真正病因,进行对证治疗,因而造成鼻炎的迁延难愈。
3.情志失调
鼻炎,不仅有着生理性的病因,往往也有着心理性的诱因,而引起鼻炎病情程度的轻重变化,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其鼻炎本身就是心因性的,也就是情志失调乃是鼻炎形成的主要病因。现实中,很多抑郁症、焦虑症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鼻炎问题。
不能治好,尤其是过敏性鼻炎不能治好,只能慢慢调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着急,如果出现急性期就需要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种,鼻炎还包括慢性鼻炎和急性鼻炎,后者通常指感冒。慢性鼻炎包括症状轻微的单纯性鼻炎和鼻塞可以很明显的肥大性鼻炎, 所以需要尽量保持天天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如果对生活造成困扰,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是也有可能会复发。
一般有鼻炎的话,治疗起来是比较缓慢的,也是比较顽固的,鼻炎大多是由于感冒后有反复发作的情况所引起的,所以最好是增强自身的体质,中医是可以治疗鼻炎的,但是一定要用药对症,中医治疗鼻炎是不容易反复的,最好是去医院的中医科进行就诊。
中医治疗鼻炎注重辨证施治。中医有同一病不同治,不同病同治。同一种鼻炎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的体质和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处方治疗。不同的药物也可以治疗同样的疾病。比如中医中有补中益气汤,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器官下垂的疾病,但如果鼻炎出现中气不足,不能吸收肺气,也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因此,中医治疗鼻炎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有针对性的治疗。
(1)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般认为大豆是低产作物,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只相当于玉米的1/3~1/2。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为35%。每形成100kg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3647.69kJ。
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光合强度、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等5个因素决定了大豆产量的高低。大豆与玉米比较,光合强度低,呼吸消耗多。
大豆田的光能利用率不高。大豆植株较玉米矮,叶片呈水平分布,在封垄之后,除顶部叶片光照较好外,中下部叶片由于遮荫,其光照条件较差。而且大豆的光饱合点又低,一般在0.3%(CO2浓度)时的光饱和点为2.1万Lx。说明夏秋中午,大豆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在海潮流缓慢、水体交换弱、天气形势稳定、风力较小、湿度大、气压低、阳光充足时,易发生赤潮。
海流、风有时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将含有大量营养盐物质的下层水带到表层,为赤潮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如果风力适当,风向适宜的话,就会促进赤潮生物的聚集,从而易形成赤潮。
1、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1)地貌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等
②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形成山地型河流、平原型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但易造成水土流失。流经平原区,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水量丰富,易造成洪涝灾害。
(2)河流对地貌的影响
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
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
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2、河流与气候
(1)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①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③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④带来危害:a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 危害人体健康,c 影响海洋旅游业。
气候(降水与气温)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
(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温差变小)降水(增多)等
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量 ;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
4、水库对河流的影响
使水库以下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使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改变枯水期的水质,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
5、河流入海口与海水
(1)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较低,部分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河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渔场):陆地淡水的注入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河流入海口海水污染情况:
咸潮
①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 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