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先由鼻吸入气体,再而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两者共有的器官是咽.
图中的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会厌软骨,④气管.当我们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把气管盖住,保证食物进入食道,以免误入气管而使人体受到伤害.
故答案为:(1)鼻腔;气管;(2)②咽;(3)会厌软骨;气管.
有12个大气管?1只150?
12个大的气管?
(1)1肺;2呼吸道;清洁;湿润;
(2)一;气体交换
(3)二氧化碳;氧气
(4)膈肌;收缩.
试题分析:(1)如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2)图二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此时3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1)①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2)A处的气体交换是,A内的氧气气体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进入A.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时动脉野谈血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颂模碰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使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可见由M到N,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动脉血血变成了静脉血血.
(6)人体下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是:下肢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码举.
故答案为:(1)呼吸运动;(2)二氧化碳; 氧气;(3)动脉血; 静脉;
(4)各级静脉; 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