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仁
●素材一:勤不补拙
一只啄木鸟见到一群鸬鹚箭般射入水中而后噙鱼而出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它想:“我的嘴强直如凿,连硬木都不惧,难道反不如这些家伙?”
“今后,我也吃吃这大鱼大肉!”
于是,它尝试性地向水中的鱼儿啄去,谁料到,这一试,直呛得他头晕目眩喉难受!
“书本我也翻过,好歹知道‘勤能补拙!我就要将这尝试进行到底!”
于是,它一次又一次地向水面扑去。
最后,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知道啄木鸟得了“恐水病”。
【思维角度】
1. 从啄木鸟的心态角度思考:啄木鸟看到鸬鹚入水捕鱼的怡然自得神态,便心生羡慕,心潮澎湃。想到自身嘴硬的本领就自负地认为肯定比鸬鹚要强。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自负实质是无知的表现”或“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观点。
2. 从迷信书本角度思考:啄木鸟的尝试首告失败,他不但不总结失败的原因,还搬出书上“勤能补拙”的名言,美其名曰:要将这尝试进行到底!生活中,很多人一直被“勤能补拙”之类的名言忽悠而不知,以致盲目地在自身所不擅长的领域“勤奋”!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总结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
3. 从啄木鸟的失败下场角度思考:给自己一个定位很重要,要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盲目地学习别人,有可能落得个贻笑大方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得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方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观点。
4. 从勤能补拙的出发点角度思考:“勤能补拙”往往是成功者的谦逊言语,其“拙”非真“拙”,“拙”往往是他们的特长:聪明、灵活。如果“拙”是真“拙”,即拙劣、笨拙、死板,那么越勤奋越离目标越远。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成功者的谦逊语言里含有着模糊视听的毒素,只有将它们‘消毒处理,才利于我们机体有益地吸收”的观点。
【题目展示】
基于上面的概括提炼,以下这些题目无疑是切合题意的:
勤不补拙;给自己正确的定位;不要盲目地相信书本;剔除模糊我们视听的“毒素”;自负要不得;无知必尝苦果;尝试需要以认真分辨为前提。
●素材二:业余刘谦
在上央视春晚之前,刘谦在国际魔术界已经是名声响当当了。但是,这位魔术界的佼佼者基本靠自学成才,引他入门的人,只是百货公司一位卖魔术道具的店员。
刘谦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是家中的独子。7岁那年,刘谦在一家百货公司的魔术道具柜台停下了脚步,店员的一个硬币小魔术把他迷得不行。此后,他一放学就往这里跑。店员都被他弄烦了,问“你到底要干吗”,他说“我想学”。
此后刘谦的两个老师也都不是职业魔术师,例如有一个只是制作魔术节目的电视人,但这些非专业老师却反倒让刘谦有了自己发挥、创新的余地。12岁那年,刘谦报名参加了台湾少儿魔术比赛,当时他并没指望拿奖,因为他的表演只有几张纸片。比完赛后,刘谦到后台准备收拾东西走人,哪里想到在颁一等奖时,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用很不流利的中文喊出了他的名字。
【思维角度】
1.从兴趣的角度看:刘谦之所以在国际魔术界名声响当当,能在春晚一炮走红,除了他在魔术方面的天赋之外,更得益于他从小对魔术有很高的兴趣和爱好,正像素材里说的“店员的一个硬币小魔术把他迷得不行”。因此从这一个角度可以提炼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观点。
2.从付出与回报的角度看:刘谦没有职业魔术师作指点,我们可以想象他一路走来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天道酬勤,他收获台湾少儿魔术比赛的冠军和得到偶像大卫·科波菲尔的肯定。这样,我们可以提炼出“付出就会有回报”的观点。
3.从自学与成才的角度看:刘谦获得成功基本上是靠自学而得来的,因为引他入门的人不是职业的魔术师,只是百货公司一位卖魔术道具的店员。因而,可以提炼出“成功是与自身努力分不开的”观点。
4.从发挥特长角度来看:刘谦的成功最主要是靠执著的精神和对魔术的特别嗜好,这里,无形的力量就是对魔术的热爱。由此,可以提炼出观点:“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5.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看:刘谦成功离不开老师的引领,更重要的是他在老师所教的基础上不断发挥,有所创新。这样,可以得出“创新是不断进步的阶梯”的观点。
【题目展示】
根据以上不同角度的解析,可以拟出以下标题:
1. 从兴趣的角度:兴趣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2. 从付出与回报的角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付出总有回报。
3. 从自学与成才的角度:自学能成才;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勤奋自学是成功的奠基石。
4. 从发挥特长角度:让特长之花开得更灿烂;善于挖掘自身的特长。
5.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让创新之花永远开放;创新是成功的不竭源泉;人应该要有创新意识。
●素材三:别沾这个事
有一次,杨澜采访崔永元时问:“你曾经遇到的最大诱惑是什么?”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给一个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杨澜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呢?”崔永元说:“我觉得我抵御不住那一剪子。我想,一旦我爱上了剪彩之后,谁都拦不住我。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碰它,别沾这个事。今天坐在你面前,我如实地告诉你,我还是非常爱钱的。真的,我就是不敢用这种方式去挣。”“别沾这个事”,崔永元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思维角度】
1.从金钱的角度思考:钱,是许多人向往的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一切;在有的人眼里,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如亲情、友谊、尊严等。崔永元的金钱观给我们启示:我们需要金钱,但要取之有道。
2.从选择的角度思考: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面对诱惑,我们该如何做出抉择?“别沾这个事”,崔永元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这则素材启示我们:人在关键时刻要做出正确选择,正确的选择会促进成功。
3.从欲望的角度思考:没有欲望的人是不幸的,欲望太多的人是痛苦的。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呢?印度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过:“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崔永元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获得了事业成功的例子说明:美好的人生就在自己对欲望的选择和取舍之中。
4.从诱惑角度思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而战胜这种诱惑的最有把握的唯一办法就是“别沾这个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不良诱惑会把人引入歧途,每个人要远离不良诱惑。
【题目展示】
1.从金钱的角度:生财有道;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2.从选择的角度:选择需要智慧;让人生的天平偏向正义这一方;走好人生的岔路口。
3.从欲望的角度:别让欲望蒙住我们的双眼;欲望与理智。
4.从诱惑的角度: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别让“毒瘤”入侵;远离诱惑的陷阱。
●素材四:生命之水
有三个人在寻找生命之水,希望喝下生命之水后,可以长生不老。
第一个人是武士,他猜想生命之水应该非常强大有力——可能是洪流——于是他身穿盔甲、手持武器前往寻找,他相信自己可以迫使生命之水向他屈服。
第二个人是女巫,她认为生命之水应该非常有魔力——也许是个漩涡或喷泉,她必须施用魔咒——于是她穿上布满星星图案的长袍前往寻找,希望可以靠她的机智骗取生命之水。
第三个人是商人,他猜想生命之水应该很昂贵——或许是个有珍珠或钻石散落的喷泉——于是他在衣服和钱包里塞满钱,希望可以用来购买生命之水。
这三个人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生命之水只是一眼冒着泡泡的小泉水,它完全免费——不过,你必须跪下来才能饮用它。
这三个人感到万般无奈,因为:武士穿着盔甲,根本无法弯腰;女巫穿着有魔力的长袍,如果弄脏了,它的魔法就会消失;商人身上装满了钱,他只要稍微屈身,钱币就会滚出来,掉进角落的缝隙里。
这三个人都穿着“盛装”,没有办法弯下身去饮用生命之水。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士脱下盔甲;女巫脱掉有魔法的长袍;商人脱去塞满钱的衣服。
如此一来,他们每个人——赤裸着身子——就可以跪下来饮用生命之水,享受它的清凉、甘甜和令人惊奇的恩赐。
【思维角度】
1.从武士的角度看:武士认为只要使用武力就能迫使生命之水向他屈服,但是最终他发现他的想法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提炼出“不是任何目标都能靠暴力取得”的观点。
2.从女巫的角度看:魔法不是万能的,靠所谓的“机智”去骗最终是不可能有所收获的。由此可以提炼出“靠耍‘小聪明或欺骗的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观点。
3.从商人的角度看:商人误认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商人的经历可以提炼出“金钱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金钱”的观点。
4.从三者结合的角度看:可以提炼出“身份不同,其角度不同”“主观的想象是与现实有差距的”“要正确看待周围的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观点。
5.从三个人喝到水的角度看:脱下“盛装”,三个人喝到了他们希望得到的生命之水。由此可以提炼出“舍弃是一种智慧”的观点。
【题目展示】
根据上面的各个角度,我们可以拟出如下题目:
心态决定成功;脱下“盛装”,轻松应对;舍弃与成功;有舍有得;金钱不是万能的;主观臆想与现实的差距;别把事情想复杂了;其实很简单;等等。
素材多维解读四则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