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透、胸片如发现肿块或可疑肿块阴影,应进一步选用CT、PET/CT、MRI等检查,以确定肿块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PET/CT检查的知识点击)
2.痰细胞学检查
是最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且可提示病理类型,通常应连续送检4-6次,若痰液新鲜、检查仔细,阳性率可达70―80%。
3.活组织检查 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浅表淋巴结穿刺或切除、经皮肺穿刺、胸膜活检等方法,常可明确病理诊断。
4.开胸探查 当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而其它检查不能确诊时可采取开胸探查,以免延误病情。
根据癌肿的病理类型、分期及病人的全身情况等因素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原则上尽量争取早期手术,术后根据情况辅以化疗、放疗、中药、免疫等综合治疗。过去认为不能手术的某些晚期病例,现在可以通过化、放疗使病变分期下调达到标准后再行手术切除,仍可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对局限期的小细胞癌,一般先行化疗和放疗,对化、放疗明显有效的病例,可选择性地予以手术治疗,术后还需放、化疗,间歇期可配以中药及免疫治疗。对广泛期小细胞癌以化疗为主,辅以中药及免疫治疗,并选择性地加以局部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