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者多为喂乳呛咳,乳汁从口、鼻流出,伴气急、发绀等,严重者的会窒息。羊水、胎粪吸入者多数会窒息,在复苏或出生后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伴呻吟、发绀。 其中胎粪吸入者病情较重,可发生呼吸衰竭
新生儿是否得肺炎可以从症状体征还有辅助检查三方面去判断,新生儿肺炎在临床上有轻症和重症之分,临床症状可以出现发烧、咳嗽等,有的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三凹征、口唇发青,则应及时就医,可以做些辅助检查比如血常规、胸片、C反应蛋白检查等明确诊断。
一个月内的宝宝得肺炎,成为新生儿肺炎,可能较成年人或者儿童,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孩子咳嗽症状可能不会很明显,但是可能会出现不哭不闹,不吃不睡,严重的有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加并且脸色发白,因此如果刚出生的新生儿出现上述临床表现,需要立即到医院住院治疗。
这个问题问得好!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包括90%以上的医生认为,“肺炎”是病,而且几乎都认为肺炎是同一种原因造成的。其实根本不是。
肺炎也是症。因为人体就分为两种状态:正常与不正常。不正常就是症=正+疒。所有的症都是结果,肺炎也是结果,所以肺炎也是症。只要是症,就是由某种或某些原因引起的,那就要找引起症状的原因。怎么找呢?
详细的内容去看我头条号里的文章:知症求因连载,共10篇。
引起所有症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体外因和体内因。我给归结为两张示意简图,见下图:
而把体内因和体外因汇总到一起,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
一般情况下,非感染性的不会引起发热。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情况下也会发热。比如中暑,比如癌性发热,还比如脑出血,外伤后或其他情况下坏死组织引起的身体的发热等
同样道理,肺炎也要分为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
非感染性的肺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的。也就是说,不能绝对。
这里还要脑补一下“肺炎”,肺炎的名词是怎么来的。在没有发现X射线之前,人们不知道肺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发现了X线后,紧接着就发明了胸透机器,才发现肺部的片状影子,经病理证实是“炎症”,肺内的炎症就是肺炎了。所以,肺炎是影子,不是具体的某实物,只能说可能是什么,比如说:这个影子可能是肺结核,可能是肺淤血,可能是肺水肿。当然后来陆续发明了胸片,到现在的CT.。以后会有更高级的东西发明出来。将来会发明出一种试剂:只要吐口痰,或呼一口气,就知道是什么微生物感染了!或有纳米机器人直接进入病灶处进行检测。
在早期,人们不能准确认知引起肺炎的原因,只根据肺内炎症面积的大小分为: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后来又发现了,有些既不是大叶性肺炎也不是小叶性肺炎的影像和特点,就命名为非典型性肺炎。当把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原因找到后,就命名为相应的病原体性肺炎,比如:军团菌肺炎,结核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2002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当最后找到致病的病原体后,就命名为SARS了。将来再出来一个不知道是什么新的微生物引起肺炎,和已知的都不同,还得先叫“非典,即非典型性肺炎”,当找到病原体后再给一个新的名称。遇到这种情况,大数据和循证医学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肺炎是影像,就是徵象,因为不正常的徵象就是:癥。所以肺炎应该是肺感染癥。
再说感染性肺炎。不要以为,只要是感染性肺炎就一定会发热或咳嗽的。
这主要决定于感染灶在肺内的部位、严重程度和身体的状况。
如果感灶接近肺叶的外围或胸膜,就可能不咳嗽,也可能无痰。
如果是肺炎的初期,即处于隐症状态时,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如果肺炎比较轻微,没有波及到支气管,也可以不咳嗽,也可以不发烧。
如果病人的身体状况极差,身体已经没有反抗能力了,即使肺炎很严重,即使出现了呼吸费力,也可以不咳嗽、不发热。此婴儿应该不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后续果”可能就有发烧、咳嗽、或胸痛、或肺脓肿形成、或喘息、或呼吸费力,或经过治疗后症状减轻进入慢性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出现肺气肿,慢阻肺,直至肺心病。当然这得需要很多年。所以 很多病症是从婴幼儿时延续过来的,分出来儿科和成人科(内科)是不合理的。常常会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对病症认识不清,缺乏逻辑性。
新生宝贝患了肺炎,不一定出现明显的症状!
新生宝贝得了肺炎,经常会被父母忽略,因为人们常常认为,得了肺炎就会发热、咳嗽。而新生宝贝患了肺炎后,可能只是表现出吸吮差、易呛奶,并且奶汁从鼻中流出、哭声轻或不哭等症状,特征是嘴里像螃蟹似的吐泡沫,并不像大一些的孩子那样出现咳嗽、发热的症状,甚至体温还会低于正常。但这正是肺炎较重的表现,往往父母抱着宝贝去医院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得很危险了。
即使医生在肺部听诊,很多时候也听不到肺炎特有的湿罗音,除非拍X光片才能明确诊断,给诊断带来很大麻烦。
帮助识别新生儿肺炎——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怎样识别新生儿肺炎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通过数呼吸次数这一简单方法,可以帮助识别新生儿肺炎。
说到数呼吸次数,人们习惯的做法是只数15秒钟,然后再乘以4,以为这样得出的数字就是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了。但是,正常新生宝贝的呼吸节律并不规则,常常是一阵快一阵慢,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短暂停止。因此,只是数15秒钟的呼吸次数,容易使因患肺炎而呼吸增快的宝贝不能被及时发现,而正常宝贝却容易被数成呼吸次数增多。
正确做法是要数满1分钟。要注意,一吸一呼为1次呼吸,不要计算成2次。一般来讲,正常新生宝贝的呼吸次数为每分钟40-45次。如果每分钟大于60次为呼吸增快,特别是在体温并未升高的情况下,这时就要警惕肺炎。当然,为了准确最好再数一次。
另外,还有一项观察有助于识别新生儿肺炎。新生宝贝患肺炎出现胸凹陷,即吸气时胸壁明显下陷,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为了准确起见,也要在宝贝安静状态下进行观察为好。
提醒妈咪哦!
1.新生宝贝的胸廓运动幅度小,以腹式呼吸为主。因此,观察腹部呼吸运动更清楚,结果较准确。
2.哭闹、吃奶或刚吃完奶等情况,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在宝贝安静状态下数呼吸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