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立夏将到,但防疫的步子不能停,勤洗手戴口罩也是老生常谈,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气温上升,戴口罩又闷又热还长痘,皮肤也容易损伤,在这战疫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到既关注面子,又做好防疫,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上海疾控专家表示,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环境潮湿闷热,促使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含水量增加、体积增大,导致急性阻塞,从而引发痤疮(即“痘痘”)。
佩戴口罩时一定要分清内外面,否则非但达不到防护作用,还可能引发皮肤不适反应。
上海疾控专家表示,有些人在选择护肤品时喜欢选择矿油类产品。这类产品能保湿滋润,但由于佩戴口罩时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较不佩戴口罩慢,矿油类产品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因此,建议选择质地轻薄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矿油、植物油、硅烷类成分的产品。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针对佩戴口罩导致脸部痘痘加重的问题也给出建议,首先需要注意面部清洁,如果化妆或者涂防晒霜,回家后要先卸妆,选择适合肤质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洁,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
2、潮湿引起的皮疹。当连续佩戴密闭性强的口罩时,口罩内部出汗多,长期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皮肤发白、浸渍、起皱。对此可以提前在面部涂润肤剂。每隔2~3小时摘掉口罩并擦干汗液,补涂润肤剂,促进皮肤恢复。
3、接触性皮炎。一些人由于佩戴了劣质口罩,对口罩的材料过敏,接触口罩的部位及附近皮肤出现红斑、红丘疹,并伴有瘙痒,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水肿、水疱、渗出。针对出现了红斑、红丘疹、瘙痒,可以涂抹炉甘石、氧化锌糊等药物止痒;若情况严重,出现肿胀、渗出甚至水疱,需要联合口服抗过敏药,并及时就医。
戴口罩是最有效减少人和人传播的一种方式。李亮解释说,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应该继续保持戴口罩这种习惯,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办公场所等,带口罩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保护,从而避免疫情的传播。
两面都是白色的口罩则需要查看口罩的金属条,一般口罩金属条只会在一侧突起,另一侧不突起,突起的这一侧应该是外面,不然压下鼻夹时,无法有效密合。
此外,大家还可以结合口罩布面的褶皱来帮助自己区分,一般褶皱开口向下的为外面。
佩戴口罩的过程中,如口罩内面潮湿,则应该更换口罩;如感觉潮湿气闷,可以选择空旷人少的地方摘掉口罩,休息片刻。
二是特定场所的工作人员。例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口罩。
三是部分重点人员。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来的回国人员,应该佩戴口罩。
四是有职业暴露情况的工作人员,例如医护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洁人员等,这些人群也应该在工作时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