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中医一般采用扶正固本,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循环,不仅可以帮助术后患者恢复体力,还能缓解放化疗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很多病患做完肺癌手术后,因为怕胸痛,不敢做深呼吸运动、也不敢咳嗽,就易积痰,引发肺炎,到底肺癌患者术后该如何照护,才能维持生活品质?发现罹患肺癌,若病灶能以手术切除,多半会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医师也会依肿瘤大小、生长位置及病人的健康状况来评估手术方式。不过,在手术切除癌细胞后,伤口会很疼痛,医师会依病人疼痛情况开止痛药,但最怕病人因过度害怕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若肺部无法有效扩张,会造成肺部塌陷,也因为不少肺癌患者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一旦痰堆积,就易感染肺炎、肺积水,甚至败血病,那就前功尽弃了。
1、术后尽早练习深呼吸,不要怕咳嗽
为减少并发症,术后第一天能自行呼吸时,就要尽早做深呼吸运动,或使用肺计量器,练习噘嘴呼吸,促进肺部膨胀,让气管张开,防止肺萎缩;另外,不要害怕咳嗽、咳痰,术后胸腔会装置引流管,病人需多翻身,咳嗽时若担心疼痛,可轻压伤口,家属可将手弯成杯状,在背部轻敲,透过姿势引流,让病人咳出痰液,以免堆积。
2、气功、太极、瑜伽,有助复健
由于术后胸壁肌肉和上臂肌肉会变得较无力,在不造成伤口疼痛下,练习简单的上臂抬举、扩胸等和缓复健活动,可帮助肌肉恢复力量。
居家照护上,在体力能胜任的情况下,最好尝试作适量运动,保持体力与代谢功能,提升身心健康。除了胸腔复健运动外,适量的走路、骑脚踏车等都能训练心肺功能,促进全身循环,有利康复。尤其是做气功、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其吐呐方式,就是医师指导病人的丹田式腹式呼吸,不仅省力,还能有效令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也不会造成太多心脏负荷。
病人手术后,精神、体力都会大为消耗,鼓励病患术前就先学会或养成上述运动习惯,术后才能尽快进入复健状况
3、面对化疗引发的呕吐疲倦,应少量多餐,能补充营养
除了手术切除外,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以及标靶治疗等,都是常见的肺癌治疗方式,或是担任术后辅助治疗的角色。但当病患接受这些疗法时,难免有不舒服的情形。恶心、呕吐、疲倦、无力、掉发、口腔溃烂、消化不好、白血球下降等都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化疗约3个月为一周期,需每周施打,使用止吐药可减轻症状,若病人还是食欲不佳,可选择爱吃的食物,采少量多餐,摄取足够营养,并充分休息;若有便秘症状,则要喝足够的水、多吃蔬果、高纤食物,并适度运动,帮助排便。
化疗后掉发是暂时性的,一旦停止化疗,大部分头发都会长出来,打完化疗药剂前3天掉 *** 况最厉害,一周后副作用会逐渐消失,不过目前肺癌使用的化疗药物已大量减少掉 *** 况了。化疗期间白血球会降低,此时免疫系统变差,易受到感染,建议患者尽量不要到公共场合,减少感染机会,同时也要注意卫生、勤洗手、戴口罩,若发烧要赶紧通知医师。
4、接受放疗、标靶治疗者,要注意皮肤照护
在放射线治疗方面,疗程约4至6周,一周要进行5天,每天1次,放射线治疗范围内的皮肤,首当其冲会受到伤害,通常会红肿、烧灼、干燥、变色,要以清水轻柔洗涤,切莫用力,也要避免日光过度曝晒。必须提醒的是,除非医师许可,否则不要在照射部位涂抹乳液或药膏,以免增加副作用。
除了照射的皮肤表面,胸部放射线治疗也可能会导致放射性肺炎,症状为呼吸急促、干咳、发烧,若有此情形,要先停止治疗或给予低剂量类固醇缓解。
标靶治疗是口服药物,副作用比传统化疗低,但有时会出现皮肤干痒、红疹、痤疮(青春痘)或腹泻等情况。由于是每天服用,只要持续吃,就会产生副作用,病友要学习和副作用共存。若病人真的搔痒难耐,医师可开止痒药,病人也可擦皮肤科医师开的止痒软膏舒缓,尽量不要手抠患部,以免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