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转移的癌症患者还有救吗?如何预防脑转移?
多数肿瘤会发生脑转移,发生脑转移的原发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 肠癌 、胃癌、肝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卵巢癌 、甲状腺癌等。
肿瘤脑转移后进展较快,致死率高。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头痛,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加重,伴有恶心、喷射性呕吐等颅高压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等肿瘤刺激症状;肿瘤压迫或者侵犯脑功能区,还会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甚至偏瘫,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肿瘤患者发生脑转移还有救吗?肿瘤患者出现脑转移后,通过积极治疗不但可以延长生存时间,还能提高生存质量。 也就是说,发生脑转移的癌症患者还是有救的,大可不必过于悲观。
肺癌脑转移 后怎么办?
肺癌脑转移在患者的认知里是非常危急的病症,很多患者及家属面对这个情况往往束手无策。近几年,随着医生“抗癌工具箱”里面的方法越来越多,脑转移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完备。尤其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治疗手段日益多样化。手术和放疗可以处理局部的病灶,化疗和放疗可以杀灭全身各处的癌细胞,免疫药物可以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追杀癌细胞。多种手段轮番上阵,有望将肺癌脑转移打趴下。
另外,由于脑转移的患者体质状况差,难以耐受高强度的抗肿瘤治疗, 这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加强最佳支持治疗及康复治疗,最大程度恢复患者体力状况,作为抗肿瘤治疗顺利实施的基石。
脑转移可以预防吗?
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这时候才会想到用辅助检查来确诊,但此时肿瘤已经形成了规模,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有些没有出现症状的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把脑转移扼杀在摇篮里面。
在影像学检查中,MRI(核磁共振)是首选。 因为MRI对于脑这种软组织的显像效果是最好的,缺点是价格相对昂贵。但是按照医生给的检测频率,也不会经常使用,所以是最优的选择。
CT和PET作为第二选择,可以发现一些较大的转移肿瘤。
有些患者可能会被建议腰穿进行脑脊液检查,这些检查对于脑膜转移的患者有助于明确诊断。因为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脑部检查,防治肺癌脑转移。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深海活性植物硒可增强肿瘤患者的体质,恢复体力,减轻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脱发,食欲减退,呕吐等副作用,缓解病人的痛苦。
肺癌用靶向药治疗有效果, 但需要DNA检查符合靶向药,假如没有效果只能是采用化疗加对症治疗加中药口服的联合治疗方法,具体效果要看患者的心态和体质 .可以再次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有t790突变,如果有突变可以考虑口服9291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按时治疗。
肺小细胞癌脑转移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属于癌症的一种远处转移晚期改变,所以患者主要还是首选介入手术,控制癌症细胞大小数量,然后使用化疗药物控制人体当中的癌症细胞中的数量,尽量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的时间,除此之外没有太好的治疗的手段。
肺癌转移腰椎是可以用靶向治疗的,治疗费用的价格大概在一个月两万左右,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肺癌的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导致肺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抽烟。肺癌到了晚期会出现转移的现象,所以发现自己患有肺癌一定要及时治疗。
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主要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头痛和视力下降。对于颅内单发转移瘤,如果患者的身体能够耐受,建议手术切除。对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来达到全脑控制的功效。此外,新开发的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如替莫唑胺、培美曲塞等对脑转移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肺癌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于肺癌晚期病人,也是此类患者的唯一治疗手段,建议终身服用。若是用此药治疗没有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可一直治疗,但是每1到2个月,就要做靶病灶检查,判断靶向治疗的疗效,若有效,就一直用,可用到出现疾病进展或着有不耐受的毒副反应,若是无效必须停药,换其他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的费用大概是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具体的费用是根据患者需要用药的次数,以及患者到医院的级别来讲的,每个地区的收费政策都不一样,进而导致每家医院收取的费用也是不一样的。肺癌晚期进行靶向治疗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肺癌如果出现脑转移之后具体能活多久,这要看个人的情况,不过出现脑转移之后会导致头痛或者是胸闷恶心的现象。而且针对这种疾病,在早期的时候要注意及时的治疗,因为早期的时候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可以选择使用手术以及放化疗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之后要注意饮食上清淡为主。
靶向治疗已经出现有二十余年了,早1998年,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是作用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Ⅱ的单克隆抗体,也就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到2002年,伊马替尼(格列卫)作为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出现,其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靶向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副作用越来越能被控制,疗效也越来越好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疗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化疗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正在从细胞攻击模式向靶向治疗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靶向治疗。那么什么是靶向治疗呢?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也叫“生物导弹”,就是针对肿瘤中异常的细胞,这个细胞也就是靶点,然后注射与之相匹配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会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但不会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影响。
靶向治疗的优势
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异常分子和基因开发的,它是将异常的肿瘤细胞或基因作为靶点,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杀死它,所以靶向治疗不会误伤到正常的细胞,而且全部药效都用在肿瘤细胞上,药效比常规化疗药强,副作用却比常规化疗小很多。
靶向治疗不需要住院,患者可在家带药口服,但要主动联系医生进行反馈,及时调整药量,因为不需要长期反复入院,所以可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
靶向治疗的治疗周期短,且不用反复检查,而且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传统化疗的弊端
常规化疗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是杀死生长活跃的细胞,但无法准确识别哪些是肿瘤细胞,那些是正常细胞,所以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正常细胞受到伤害,这也是常规化疗毒副作用较大的主要原因。
但是靶向治疗因为精准的注射,则不会出现杀死正常细胞的情况。而且传统化疗不像靶向治疗那样直接作用于肿瘤,所以药效没有靶向治疗好,许多用化疗难以医治的肿瘤,可能用靶向治疗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什么样的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呢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靶向治疗。只有具有靶点的患者才可以进行靶向治疗,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所谓的靶点,就是基因突变的位点。比如在肺癌的发病机制中,目前已经发现有许多不同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也发明和应用了不少针对基因突变的药物。
现在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现象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这类的患者就可以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靶向治疗。这些抑制基因突变的药物是通过阻断肿瘤发出的信号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其效果明显,发挥速度快,不良反应较小,对于那些手术后复发或者是晚期的肿瘤患者来说是一个好的治疗方法,但必须符合基因突变的条件。
靶向治疗不仅需要异常的分子或基因作为靶点,还需要有针对该靶点的治疗药物,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后,还需要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心脏功能健全,这样才可以实行靶向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分为二大类
根据不同的靶向部位,研究人员将肿瘤靶向治疗分为二大类:即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和肿瘤血管靶向治疗。
肿瘤细胞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作为靶向,而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则是利用肿瘤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起作用。
虽然那些针对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局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但由于这些大分子物质要到达肿瘤细胞靶区,仍然需要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这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而血管靶向药物则有很大的优势,在给药后可以迅速高浓度地积聚在靶标部位。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是现在最好的医疗技术之一,是治疗肿瘤的最好方式,不仅对肺癌有效,对其他癌症也有效。靶向治疗的针对性强,药效比常规化疗明显,而且副作用较小,同时患者不需要住院,可以在家里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也较短。
但是靶向治疗对患者有要求,就是患者必须具有可以成为“靶点”的细胞或者基因,同时患者的肝肾、心脏也要健全,否则无法进行靶向治疗。我们要了解靶向治疗的优势,也要明白其弊端和要求。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
肺癌脑转移伽马刀治疗后效果不好,不能够彻底治好,化疗药物毒性很大,病人很难承受,有时反而使免疫力下降加快复发转移,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用中草药治疗,提高免疫力,减轻症状和痛苦等,有效的控制病情,达到最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