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应用化疗应遵照以下 5 条原则:①早期。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联用 。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和防止产生耐药性,减少毒副作用;③适量。④规律。切忌遗漏和中断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药一年以上方可停药。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兆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
采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S)。在强化期几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继续期则选择其中的2-3种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服药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药,以便于督导化疗的实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间断地服药,以提高治愈率。
病情分析:肺结核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服用抗结核药物意见建议:抗结核药物大多数是采用间歇化疗法,即逢双日一次顿服。
肺结核咯血是结核病的一个症状,并不能代表结核病的程度,细菌破坏了血管就会出现咯血的症状,一般都无生命危险,只有空洞内的血管瘤破裂,才会出现大咯血(每次200ml以上或每日600ml以上)危及生命。
中度和大咯血者,需住院观察治疗,抗结核药与止血药都要用。(抗结核药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止血药应根据咯血量来选用,如止血敏、止血芳酸或止血环酸,较大量的咯血,就应用脑垂体后叶激素或其它药物来治疗了。
注意不要紧张,尽量避免活动。待咯血症状好转后,即可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