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受凉引起咳嗽考虑呼吸道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口服小儿止咳药物和消炎药进行治疗,也可以用红糖,姜片,大蒜,葱头煮热汤散寒止咳,需要注意身体保暖,气候变化需要及时增减衣服,尽量身体不能受凉,一般受凉咳嗽需要坚持治疗会慢慢好转。
呼吸系统:
1、 蒲地蓝消炎片: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的治疗。
2、 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通便,消炎,一般应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
3、 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4、 银黄胶囊/颗粒: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5、 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湿热泄泻。(咽喉炎、急性肠炎等)
6、 黄连上清片: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
14 、清咽片: 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急慢性咽炎)
15芩黄喉症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16、复方气管炎片: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
17、板蓝根颗粒: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18、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19、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0、复方黄芩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消化系统:
1、 消炎利胆片: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及肝胆结石并发感染者。
2、 青叶胆片: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肝胆囊炎、尿道炎等)
3、 复方黄连素片: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4、 消炎止痢灵片:清热燥湿、抗菌消炎,主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的治疗。
5、 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泌尿生殖系统:
1、 尿塞通片:理气活血,通经散结。用于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炎,尿闭,尿潴留等。
2、 清热通淋片:清热,利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热淋,症见小便频急、尿道刺痛、尿液浑浊、口干苦等 以及急性下尿路泌尿系感染见于上述症侯者。
3、 复方石淋通片:用于结石及泌尿系炎症
1.对症下药
对发热、病情较重者应充分休息,多饮水,给与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发热头痛的成年人,可冷敷头部,必要时口服阿司匹林0.3g,或服去痛片1片,
咽痛成年人可含碘喉片,用于咽喉炎及扁桃腺炎,口含,每1--2小时1--2片
鼻塞发生于成年人可用0.5%--1%麻黄点滴鼻;小儿先清洗比内分泌物,人后再用0.5%--1%麻黄点滴鼻。2.抗菌药物治疗
如细菌感染
可注射青霉素中医疗法:1.风寒型
恶寒发热、无汗、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用辛温解表法。
可用葱豉汤【葱白、淡豆豉】或荆防败毒散等。2.风热型
发热、恶风、有汗、流黄稠涕、舌苔白或薄白、脉浮数。治法请谅解表,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或桑菊饮加减。
感冒清热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或者白加黑.抗生素可以吃头孢类的.小孩要在医生的嘱咐下吃。
易坦静,提高自体免疫能力,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