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增厚多数不需要治疗,有轻微的胸闷,天长日久会逐渐代偿而减轻或者消失。加强锻炼,扩胸运动,深呼吸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广泛性胸膜增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胸膜粘连症状严重者,则应手术治疗,可做胸膜剥脱术。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手术治疗不能令医患双方满意,不但病人痛苦大,又容易造成新的胸膜粘连和胸膜钙化。
1.持续进行康复训练的话,大概需要6个月。
2.促进其恢复的方法只有康复训练。药物、针灸、按摩等对于脑出血后功能恢复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使用不当的(如在肌张力高的时候针灸),还会延长甚至耽误康复进程。
3.恢复期主要是要注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的控制,坚持按时服药;必须持续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最好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平时按照存在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如低盐低脂饮食,平时适当锻炼,心情稳定等。
4.没有什么害处,可以加强患侧下肢感觉输入。但光捶打其脚掌部位还不够,如上述。
具体方法:
(1)立即把现场的门窗打开;迅速将中毒者移出现场,转 移到空气新鲜之处。解开衣扣,但要注意保暖。有条件的可 直接给中毒者吸氧。
(2)若中毒者的呼吸、心跳已停止,应及时进行人工呼 吸和胸外按压或吸氧。要注意将中毒者的头偏向一侧,清除其口、鼻 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摘下假牙。
(3)若中毒者已昏迷,可立即针刺其人中、劳宫、涌泉、 十宣等穴,以促其苏醒。
(4)若中毒者能饮水,可给予热糖茶水或其它热饮料。 轻度中毒者,在空气新鲜处休息2~3小时后可基本恢复 正常。中、重度中毒者经上述紧急处理后,应及时送往医院 进一步抢救、治疗。
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
1.运动之前安排有营养的合理饮食
2.保持一个比较兴奋的精神状态(可以喝些咖啡)
3.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哑铃,仰卧起坐等。
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肠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在10%~20%。而肝脓肿患者病前大多有腹泻或痢疾的病史。
【病因】
阿米巴肠病是一种传染病,多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其传染媒体为阿米巴包囊。传染源为病人或带囊虫者,传染途径是经口传染。当食入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随之进入小肠释放出滋养体。滋养体寄居于小肠,再经肠道进入血液,随血进入肝脏,停留在肝脏形成灶性损害,并逐渐增大,进而形成脓肿。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与病程、脓肿的大小、部位及有无并发症有关。一般表现如下:
1.发热
通常体温在38℃~39℃之间,下午体温上升,晚间达高峰,夜间热退伴盗汗。也有部分呈不规则发热、弛张热或间歇热型。若有并发症时体温可达40℃,常出现双峰热。
2.肝区疼痛
一般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疼痛加剧,夜间疼痛更为显著。口服止痛药物疼痛不能缓解。
3.消瘦
初期患者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乏无力,逐渐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消瘦等症状。
4.体征
肝脏肿大、肝上界上移、肝区压痛及叩击痛。位于肝右叶者剑突下可触及肿块。部分病人可有轻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高,但较少超过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有明显核左移。可有血红蛋白偏低。细菌培养呈阴性。
2.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部分病例的粪便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新鲜粪便标本的阳性率比较高。在肝脓肿穿刺引流的脓液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3.血清生化检查
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等均可升高。部分病人血胆红素增高。
4.免疫血清学检查
血清阿米巴抗体阳性,一般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则,阳性率较高。
5.X线与CT检查
阿米巴肝脓肿大部分发生在肝右叶顶部,脓肿可使右侧膈肌抬高,活动受限。若并发胸膜炎出现胸水时,肋膈角可消失。并发肺脓肿时,肺部可出现大片阴影。CT检查可显示肝内低密度占位影像。
6.B超检查
一般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内> 1cm以上的团块影,特点无回声影显示。B超检查阳性率高,无创伤,价格便宜,病人易于接受,可重复检查以便监测脓肿的变化与进展。
【急救与治疗】
(一)药物治疗
对于阿米巴肝脓肿一般主张内科保守治疗。临床常用的抗阿米巴药物有:
1.甲硝唑
即有抗阿米巴作用,又可以治疗并发的肠道厌氧菌感染,是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首先药物。用法:每次0.4~0.8g,每日3次口服;也可静脉滴注,每天1~2g,疗程为10~30天。副作用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妊娠、哺乳期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可与二氯尼特联合使用以根除再感染的可能,用量500mg。每日3次口服,7~10天即可。
2.氯喹
主要在小肠吸收,血浓度高,作用与甲硝唑相当。用法:每日0.6g,连续用药2天后改为每日0.3g口服,疗程为2~3周。副作用: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胃肠道反应、皮疹等。治疗阿米巴肝脓肿时与甲硝唑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3.吐根碱
有直接杀灭阿米巴滋养体的作用。用法:每日1mg/kg,最大剂量每日为0.06g,分两次肌肉注射,疗程6天。副作用除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外,还可造成心肌损害、血压下降。因此药毒性较大,应在其他药物无效时使用。
(二)穿刺引流
经以上治疗无效或脓肿较大时,可在B超或CT的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清除脓液。
(三)手术治疗
在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1) B超或CT检查显示肝脓肿将要破溃。
(2)经皮肝穿刺引流时有脓液外漏者。
(3)脓肿破溃和伴发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