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痰是鼻炎引起的,你观察下平常有没有鼻涕或者鼻屎、吹冷风流鼻涕,或者鼻腔后面到咽喉处的位置是否有黏黏的东西粘着。有其中一种情况就有鼻炎了。喉咙的痰就是鼻炎的脓性分泌物被鼻纤毛运到咽喉处,由于较为黏稠,粘在咽喉处形成的。(如果张嘴呼吸胸部没有异样的震动或者声音,痰就和下呼吸道没有关系。)所以要彻底解决痰的问题,只需要好好调理治好鼻炎,以后注意感冒的预防,避免因感冒引发新的鼻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因为鼻炎是由长期或反复感冒、孕期激素水平增高、生活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等,导致鼻纤毛大量死亡而降低鼻腔排毒能力,有害物停留鼻腔,造成鼻黏膜损伤而引发。
鼻炎的炎症部位会分泌大量脓性物质,即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致炎物质,由于过于黏稠,鼻纤毛无法及时运送出去,鼻涕在鼻腔内堆积导致鼻腔炎症不断恶化,容易引发鼻窦炎。同时,也更容易引起感冒,形成鼻炎→感冒→鼻炎加重→更易感冒的恶性循环。同时,这些含有大量致炎物质的鼻涕会被鼻纤毛运送到鼻咽处,由于过于黏稠,无法滑入胃中进行灭菌,就粘在鼻咽、咽喉处。里面的致炎物质刺激咽喉软组织,引发咽喉炎,严重时表现出咳嗽症状。这些分泌物如果从口中吐出,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随鼻炎发病。这也是单独治疗咽炎效果差的原因。
肺部出现感染,很容易出现咳嗽咳痰的表现。这个时候应该到医院做胸部x光和血液的检查。如果是出现了细菌感染,应该选择头孢类消炎药物。止咳化痰,可以选择中成药。炎症消失后,临床症状才会慢慢好转。多喝些水,多吃些蔬菜,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可以吃薏米仁,鱼腥草,紫菜等进行排脓,肺脓肿的治疗以抗感染和引流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因为肺脓肿,不容易将痰排出或者是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可以给予适当的吸氧等对症处理,肺脓肿是非常常见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性炎症,引起肺脓肿的病原菌种类比较多,也比较复杂。
所谓“百病多由痰作祟”,痰若是停滞体内,其病变的发展,可以伤阳化寒,可以郁而化火,可以夹风、夹热,可以化燥上阴......所以说痰不该停留在内体,有痰就要排出来。但是在排痰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是什么痰?是这么导致的,该怎么排呢?毕竟一些比较湿滑,咳嗽就能轻易排除,而有的比较粘稠,感觉到有痰,但是咳嗽不能排出,一般来说白痰是不用清肺的。具体如何处理呢?
痰从中医上理解,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所以合称为痰饮。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饮停滞而成。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带血起重要作用,所以当其功能失常的时候就容易生成痰饮。
白痰是要宣肺还是清肺?只有肺气失宣的时候才需要宣肺,那么肺气失宣会有哪些表现呢?肺气失宣则缘于外邪犯肺,表现为咳嗽、气喘,吐痰。但是白痰则多因寒邪犯肺所致,缘于外感寒邪,肺气不宣,寒饮内阻,失于清肃,所以也会出现咳嗽、气喘,痰白清稀,还是相对容易咳出来的。
所以说白痰应该是需要宣肺,可以选用通宣理肺丸、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
当然也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白萝卜一个切片、甜杏仁10g(去片尖)捣碎,冰糖30g,共用蒸熟热服,连用七天。
一般白痰若是稀很容易咳出,也不觉得难受,主要还是风寒袭肺导致的咳嗽、鼻塞、流涕让人不舒服。若是白痰多且粘稠该怎么呢?
痰白稠厚痰多色白稠厚而粘咳嗽反复发作,有可能是痰湿蕴肺所致,虽然也相对容易咳出,但是想要清除痰也并不容易,我们可用蛇胆陈皮末或蛇胆川贝液。
同样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白萝卜一个切片、甜杏仁10g(去片尖)捣碎,冰糖30g,共用蒸熟热服,连用七天。
若痰黄黏稠质厚怎么办呢?需要看是风寒犯肺还是痰热壅肺,风热犯肺主要表现咳嗽气粗,痰黄而稠,咳痰不爽,口渴常伴发热恶风、头痛汗出等,急支糖浆、止咳枇杷露、鲜竹沥液等,或者用川贝和梨煮水等都是不错的改善方法。
若是因为痰热壅肺所致的痰黄黏稠,会伴有咳嗽气促,甚至胸胁满痛,痰黄黏稠质厚,口干总想要喝水,建议您多吃一些梨、琵琶、荸荠等清热止咳的食物,可能会有帮助,或者选择橘红丸或蛇胆川贝液等帮助改善。
总结所以说出现白痰不要急于清肺或者宣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处理。当然总的来说白痰的话还是相对比较好的,至少容易咳出来,但是其伴随的其它症状就比较磨人,比如可能伴随有咳嗽、气喘、发热、头痛等症状,也需要对症处理。经常咳白痰的人应该注意保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一些帮助,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再分享出去,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白痰表示有寒和饮需要温肺和宣肺,不能用清肺的办法来治疗。
中医望诊是非常注重痰的辨别,不同类型的痰代表了不同的临床意义,选用的治疗方法、药物也不相同。以下分别来说明。
中药材法半夏
1.白而清稀的痰伴有怕冷等症状,一般是寒痰,治疗需要温化。《金匮要略》有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可以选用干姜、半夏、细辛等辛温的药物。
2.咳嗽、咳痰伴有明显恶寒、怕风,说明还有表证,这种情况还需要选用麻黄、苏叶等辛温散寒解表的药物来宣肺。
3.痰多而白,因痰而咳,有一种总也吐不完的感觉,多半属于湿痰。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虽然痰是从呼吸道而出,但它的根源还是在于脾的功能障碍。这时常需要健脾利湿,再加一些化痰止咳的药物,如杏仁、桔梗、紫菀、款冬花等来治疗。
4.痰黄而粘稠,不好咳出,伴有口干,口渴,怕热,多汗等症状,这种痰属于热痰。这时需要清热化痰,常用浙贝、黄芩、瓜蒌、南沙参等药物。
中医治疗痰可是大有学问的哦。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点赞、关注加转发吧。
(中医沈祥立,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