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涉及几个方面:1、为什么会得肺炎?2、肺炎真的“好”了吗?3、怎么预防再得?
1、为什么会得肺炎?
还得知道什么是肺炎。肺炎是“肺部炎症”的简称。导致肺部炎症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
(1)非感染性的,可以说是异物类,最常见的原因是呛奶造成的。刚出生时可以因为呛入“羊水”。40多天了,只有可能是奶水了,如果没有母乳喂养,那就是食物呗。
这类情况,预防的唯一办法就是:异物不再进入气管或肺内就没事了。
(2)感染性的。这说起来就复杂了,绝大多数是活着的微生物性的,微生物性的里面又绝大多数是细菌性的。见下图中感染性的部分:
感染性性的中,病毒性的,一般不容易转成慢性。而细菌性的容易转成慢性。所以慢性的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是细菌性的,不敢完全排除病毒性的。现在教科书和专家们都在说病毒性的有自限性,我认为是不一定的,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会发现 很多病毒性的没有自限性,也有很多慢性的,比如: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戊肝等,也不能说SARS病毒感染一定都痊愈了,说不定有很多成为了携带者,为以后爆发成为传染源。
为什么会转成慢性的呢?
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
2、真的好了吗?
人们都认为,经过治疗,没有症状了就是“好”了。其实不一定。
很多人身体内都不正常,但是都没有症状。所以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病,也不等于好了。我经过多年的总结,造出了隐症一词,这样医学上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都迎刃而解了。见下图
就是说,此宝宝罹患肺炎时的可能出现的咳嗽,咳痰、发烧,厌食,甚至恶心、呕吐、嗜睡、腹泻等可能性的症状都消失了,也不等于肺内的致病微生物全部被消灭了,这为以后复发和转成慢性打下了基础。如果还咳嗽,咳痰就出院了,那么是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用有效的药物,继续口服治疗,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巩固5--7天,才可能真的好了。
如果出院时已经是在症状消失后又巩固了3天或以上了。就不用服用任何药物了。
既然痊愈了,就涉及第三个问题
3、如何预防复发?
预防的关键就是:不让致病性微生物再次进入呼吸道或肺泡。就有两种措施:a、消灭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可以用杀菌消毒空气净化器,杀灭(房间)内的致病性微生物。b、用戴口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c、消灭传染源:如果家长中有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别到宝宝生活的环境中,或彻底治愈大人的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病症。
至于防止受凉的说法,几乎是不成立的,受凉不是罹患感染性病症的根本原因(冻伤时是原因),只能算诱因而已。即使再受凉,都发生冻伤了,没有致病性微生物进入肺内,也不会罹患肺部感染性病症的。去看我头条号里的文章:为什么受凉后容易罹患感染性病症。
至于,增加运动的方法,对婴儿没有多大可行性。
至于:增加营养,也是次要因素。无论怎么增加营养,也抵抗不住恶性程度大的致病性微生物的入侵。有很多人骨瘦如柴,并不罹患感染性病症,不是因为抵抗力强,而是没有致病性强大的微生物进入体内。所以,网上和书上的动不动就是抵抗力或免疫力低的说法是不一定不符合实际的。
至于,按摩、针灸、理疗等措施,都是作为辅助的措施,促进恢复,有一定好处。
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病症方面,配方合理的话,有很好的效果。如同西药抗菌素一样,不同的菌有不同的敏感的抗菌素;不同的细菌,也应用有不同的中药组成的配方。
居室内的无致病性微生物的存在是决定性因素。
更详细的内容,去看我头条号里的文章:废弃感冒用伤微,把名词感冒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多了,在不到半岁的时候得过肺炎,住了半个月的医院,初为宝妈经历过面对肺炎的手足无措,后来悉心学习,到现在的小有心得收获。
肺炎呢是很容易反复的小儿疾病,40天的宝宝由于体质还比较弱,很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康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宝宝的父母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哦!
第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为此我给宝宝买了一个电子体温计,即方便快速,也不打扰宝宝休息。
第二,要保证宝宝的睡眠,让宝宝好好休息。休息的的时候,需要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痰的排出。
第三,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宝宝都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困难。室内温度要适宜,最好在20 ℃~24℃,湿度呢最好能维持在60%左右。冬季空气干燥,最好能够放置加湿器。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宝宝受凉。
第三,给宝宝多喂水,这样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感觉宝宝喉咙有痰时,除了多喂水外,宝妈们还可以给宝宝自下往上的拍背,如果效果不佳,必要时可以到医院做痰液雾化。
第四,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这就是我的经验所得,希望对宝宝有帮助,祝愿所有的宝宝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