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肺脓肿 >

慢性肺脓肿的影像特征(慢性肺脓肿的影像特征是)

时间:2023-03-31 09:57:01作者: admin

一、慢性肺脓肿怎么治疗?

其原理是抗炎引流。抗生素治疗,治疗急性肺脓肿感染的细菌,包括大量厌氧菌对青霉素比较敏感,效果良好。排痰、祛痰药口服,可使痰易咳出,痰粘稠者可采用气道湿化,如蒸汽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等方法,以利排痰。外科治疗,慢性肺脓肿内科治疗3个月,脓腔仍不能缩小,感染无法控制的病人,可以手术切除。

二、肺脓肿的病因,肺脓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肺脓肿发生的因素为细菌感染、支气管堵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肺组织由于化脓菌感染引起组织炎症坏死,继而形成肺脓肿,如与支气管相通,则出现脓腔。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咳大量臭脓痰为其特征。

三、高分影像的技术特征?

高分一号卫星同时实现高分辨率与大幅宽的结合,2m高分辨率实现大于60km成像幅宽,16m分辨率实现大于800km成像幅宽,适应多种空间分辨率、多种光谱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综合需求,满足不同应用要求

四、雷达影像的几何特征?

像片上呈正方形的田块,在雷达图像上往往被压缩成菱形或长方形. 雷达阴影:有地形起伏时,背向雷达的斜坡往往照不到,产生阴影. 因为雷达图像是根据天线对目标物的射程远近记录在图像上的,故近射程的地面部分在图像上被压缩,而远射程的地面部分则伸长. 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 ):有地形起伏时,面向雷达一侧的斜坡在图像上被压缩,而另一侧则延长.由于投射收缩,导致前坡的能量集中,显得比后坡亮. 顶底位移(Layover):观测角度进一步减小时,斜坡顶部反射的信号比底部反射的信号提前到达雷达.在图像上显示顶部与底部颠倒.

五、肺脓肿吃什么药,肺脓肿如何治疗?

抗生素治疗,治疗急性肺脓肿感染的细菌,包括大量厌氧菌对青霉素比较敏感,效果好,排痰、祛痰药物口服,可使痰易咳出,痰粘稠者可采用气道湿化,如蒸汽吸入、超声检查等雾化吸入法,为方便排痰,手术治疗,慢性肺脓肿3个月后内科治疗,对脓腔仍不能缩小、感染不能控制的患者可手术切除。

六、慢性胃炎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患者容易出现反酸,烧心,胃胀胃痛等一些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是由于胃酸过多,胃酸侵蚀胃黏膜,造成胃黏膜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而临床上胃炎是分为多种类型的,患者需要早上空腹去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胃镜等检查,确诊后按照医生医嘱规律治疗比较好。

七、慢性鼻炎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慢性鼻炎可表现为反复鼻塞、流脓涕且不易擤出,或伴有头痛、头晕,影响睡眠,睡眠质量差,或张口呼吸,青少年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可以做鼻内窥镜及鼻窦CT明确诊断,一般需及时应用喷鼻及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效果差者可以手术治疗。

八、高分影像技术特征?

分一号”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首发星,它配置有2台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和4台16米分辨率多光谱宽幅相机,设计寿命5至8年。“高分一号”卫星具有高、中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大幅宽成像结合的特点,2米分辨率全色和8米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60公里,16米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800公里,为国际同类卫星观测幅宽的最高水平,从而大幅提升观测能力,并对大尺度地表观测和环境监测具有独特优势。有外媒揣测,高分辨率卫星将增强的精确打击能力,并反制美军用于威慑中国的隐身武器。

九、影像设备常见的故障特征?

1、升降传动故障

  常见的有升降有异响、无法上升、下降,下降时有坠落感,弹跳、传动时空回间隙大、微调不传动、投影屏框松动等。

  2、工作台故障

  一般容易出现光杆空转、光杆传动有弹跳、磨擦传动时不顺、工作台运动有响声、工作台运动有卡滞现象等。解决故障时,要要找出故障原因,再对症下药。可调整弹簧的螺丝松紧、更换轴承、新上油、加润滑油、更换光杆、调节或更换光杆支架等方式来解决。

  3、投影屏故障

  旋转有声响时,可清理端面上的杂质(如锈渍),换新定位轴承等。旋转时磨擦力大,可松开锁紧螺丝,或换磨擦转。旋转不均匀时,可换新度盘座、磨擦轮、磨擦轮轴等。投影屏旋转不计数时,可扭紧角度磨擦机械,焊接好信号线,接好接插等。

  4、投影成像故障

  成像模糊、成像有暗区、影像有黑斑、成像对比光线暗等,可以对物镜、投影屏、工作台玻璃、聚光镜、反光镜等进行清洗。对灯丝进行调节或更换,如果灯泡电源电压过低,则加装总电源稳压器。

  5、影像成像故障

  显示黑屏时可查看电源线是否接好,电源电压等,插紧显示器信号线,如有零件损坏则需要更换显示器或者十字线产生器。当物镜变倍时十字线与描准点偏移大时,重调锁镜筒的螺丝钉,或者换镜筒。当出现被测工作的某一边有暗影时,可调节摄像机或者玻璃四个角上的螺丝,摆正工件。

  6、电气故障

  常见故障有灯泡不亮、轴流风机不转动、易烧灯泡、易烧保险丝、变压器过热,损坏等。

  7、电子故障

  如电箱按键失灵,可系统总清、换新面膜;如轴不计数,可换滑座或OP板或整个尺、重新接一下信号线、换主机板等。如数码管缺笔划,则需更换或维修。

  8、精度故障

  包括X.Y.Z轴精度不准、两坐标测量精度差、角度示值误差大、不同平面测量误差大等。应对此类故障,要注意校正和调整。

十、影像的光谱特征是什么?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遥感技术,它是集探测器技术、精密光学机械、微弱信号检测、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高光谱遥感实现了对地物的空间信息、辐射信息和光谱信息的立体同步获取,从而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获取地面目标的能力。高光谱遥感的光谱信息反映了地物的物质结构,所以利用光谱信息可以定量地描述不同地物成分,从而达到利用光谱信息识别微量成分,甚至是地物化学成分。高光谱遥感的成像光谱仪技术把成像技术和分光谱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赵英时,2003)。由于成像光谱仪高光谱分辨率的巨大优势,光谱的覆盖范围从可见光到热红外,可获取地表观测数据中丰富的光谱信息,已成为人们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地物精确分类、地物特征信息提取和识别的重要依据。成像光谱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增强了遥感对地的观测能力和对地物的鉴别能力,使遥感从鉴别发展到对地物的直接识别,使遥感工作方法由图像分析转变为以谱分析为主的图谱结合模式,也使遥感应用逐渐摆脱 “看图识字” 的阶段,而越来越依赖于对地物波谱特征定量分析和理解(Boardman,1994;王润生等,2007)。

成像光谱的突出特点在于:

(1)高光谱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可以同时获取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波段的光谱信息,并且能够将它们划分成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连续的波段间隔非常窄的光谱段。一般而言,目前的传感器能识别的波段间隔通常是10nm左右,甚至可以达到2.5nm。例如,美国的机载航空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采集的数据,可以获得224个连续的高光谱波段,波段范围0.4~2.45μm,像元的空间分辨率为3.5m,波段宽度为10nm。

(2)图谱合一,多维表达成像光谱仪在获得数十、数百个光谱图像的同时,可以显示影像中每个像元的连续光谱。成像光谱仪把地表地物以光谱波段的形式显示在高光谱影像上,使得高光谱影像同时具有光谱特征和普通遥感影像的空间特征,从而达到了 “图谱合一” 的形式。地物波谱研究表明,地表物质在0.4~2.5μm光谱区间内均有可以作为识别标志的光谱吸收带,其带宽约20~40nm,成像光谱仪的高光谱分辨率可以捕捉到这一信息。它所提供的每个像元或像元组的连续光谱,较客观地反映了地物光谱特征以及光谱特征的微弱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成像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来精细地描述地物的细微差异,可以进行光谱波形形态分析,并与实验室、野外及光谱数据库的光谱匹配,从而检测出具有诊断意义的地物光谱特征(一些特殊的窄波长间隔的吸收/反射特征),使利用光谱信息直接识别地物成为可能。

(3)数据量大,信息冗余多,隐含特征丰富由于高光谱遥感具有成百上千的波段,因此一幅影像有着巨大的数据量。且在提供丰富详细信息的同时,由于不同波段,特别是相邻波段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导致信息冗余。但不同波段具有不同的优势应用方面,因此也不能简单地应用某一波段取代其他波段,所以处理信息量与光谱信息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又因为高光谱遥感影像从图像、光谱两个角度对地物进行表达,所以通过对影像和光谱向量的处理可以获得大量隐含的、丰富的对地物识别与处理有用的特征(陈志军,2006)。因此,合理使用光谱维数据,有效地减少冗余的信息,发掘隐含在光谱波段之间的信息对于地物微量信息识别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4)空间分辨率较高航空成像光谱仪均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一般瞬时视场角(IFOV)为1.0~3.0mrad(毫弧度),个别小于1mrad等。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