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痰。炎症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变范围较大,可出现气急。此外,还有精神不振、乏力、胃纳差。约7~10天后,咳嗽加剧,脓肿破溃于支气管,咳出大量脓臭痰,每日可达300~500ml,因有厌氧菌感染,痰有臭味,静置后分为3层,由上而下为泡沫、黏液及脓渣,脓排出后,全身症状好转,体温下降,如能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则病变可在数周内渐好转,体温趋于正常,痰量减少,一般情况恢复正常。有时痰中带血或中等量咯血。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用药不合适、不充分,身体抵抗力低,病变可渐转为慢性。有的破向胸腔形成脓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此时症状时轻时重,主要是咳嗽、咳脓痰,不少有咯血,从痰带血至大咯血,间断发热及胸痛等。 慢性肺脓肿患者有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继发感染和不规则发热等,常呈贫血、消瘦慢性消耗病态。 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症状。经数日至两周才出现肺部症状,如咳嗽、咳痰等。通常痰量不多,极少咯血。
肺脓肿是由化脓菌所引起的化脓、坏死性炎性疾病,导致肺脓肿的致病菌很多,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梭形杆菌等。诱发肺脓肿的原因很多,可为吸入性、血源性、外伤性和邻近器官直接蔓延。 急性肺脓肿的病理改变包括早期的化脓性炎症实变阶段和稍后期的肺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空洞阶段。炎症实变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液、脓细胞和细菌,以后肺泡、呼吸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发生坏死、液化。坏死、液化物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脓腔。 [临床表现] 起病多急剧,初期多有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和血白细胞增高,以后咳嗽逐步加剧,痰量多,浓而粘稠,有臭味,脓痰静止后可有分层现象,典型的分为3层。一般3个月内的脓肿属急性肺脓肿。 参考药方: [治法]:清热解毒、祛痰排脓 鱼腥草30 半枝莲30 生石膏25 桔梗12 薏苡仁30 皂角刺12 蒲公英24 北杏仁12 大青叶12 [加减法]: ⑴咳甚痰多者,加浙贝10 枇杷叶15 ⑵燥伤津者,加沙参15 麦冬15 天花粉25 ⑶胸胁痛加香附12 柴胡10 郁金12 川楝子10 ⑷痰浊甚者,加葶苈子15 桑白皮15 ⑸痰热甚,加黄芩12 黄连6 桅子9 ⑹痰血或咯血者,加白芍15 白茅根20 仙鹤草15 丹参20 ⑺气促明显者加麻黄10 [过程]: ① 初期 ②成痈期 ③溃脓期 ④恢复期 治疗方法各有侧重
你好朋友,这种情况治疗主要是以消炎为主,可以克服抗生素治疗试试,必要时,也可以考虑输液治疗,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