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常见原因是因为长期、慢性、严重的咳喘,小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小肺泡(气体交换场所)内残留气体排出不净、蓄积而膨胀,久而久之导致小肺泡破裂,形成肺大泡(如同蜂窝的间隔消失形成大空囊),肺大泡逐渐形成、增加,导致肺气肿。一旦肺气肿形成,使得肺泡有效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面积日渐减少,使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慢性缺氧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紫绀(面、口唇、指甲),继之出现杵状指(因指趾末端慢性缺氧导致指趾甲毛细血管床增生)和桶状胸。此过程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过程,虽然此时咳喘减轻,肺泡的氧气交换面积已经大为减少,缺氧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不会复原,只是可以减缓或停止肺心病的形成。一旦严重的咳喘继续存在,形成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衰竭,造成肺心病。血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出现端坐呼吸,因淤血而出现水肿、肝脾肿大,二氧化碳储留出现嗜睡等精神症状......,以至出现全心衰竭。肺心病六七十年代常见,现在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肺心病临床上已经很少见。注意及时控制原发病,切断恶性循环,防患以未然。身在蓟州避暑养老,身边没有参考材料,仅凭记忆,可能有失漏,请补充、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