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关键是看这个诊所在城区还是乡村,按《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业助理医师只能在乡镇级医疗机构独立执业,独自开具处方。在城区可以开处方,不过要执业医师再签名确认 .
古代中医处方是竖着写的,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很多大夫的书法也写得很好,其中药名的字体大写,药物的左下角写用量,右下角写治法或者后下先煎什么的。
辩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和其他医学体系比较,中医在辨病论治、辩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个手段中最重视辩证论治,而且对辩证论治用的最多,因此辩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个大特点。
辩证论治分为辩证和论治两个阶段,所谓的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来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症。
论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辩证的目的,通过辩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论治是否正确。
中医对肺气肿的治疗主要以中医为基础,常用于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肺气肿最常见的类型是外寒内饮,小青龙汤可用于治疗。只有针对不同的临床证候选择不同的中药,才能体现中医的辨证治疗。此外,肺气肿可以通过针灸、拔罐辅助治疗。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中医处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主要成分是天麻、半夏、白术、桂枝、炒白芍、川芎、蝉衣、鸡血藤、生龙牡、甘草、葛根、云苓、熟地等,这些药物结合可以起到补肾填精、养脑通络,健脾化痰的作用,还可治疗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症状。
正文不包括日期,主要包括:
1.处方前记。
医院全称,日期,科别,病历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婚否,单位,住址
2.处方正文。
汤剂,包括饮片名称,剂数,剂量,规格和用法用量
3.处方后记。
医生签字,药价及现金收讫印戳。
你好,有没有处方权要看他的执业范围,如果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就只能开中药处方,西医职业医师资格证才能开西医处方,若是中西医结合都可以开。
输液要看是中药还是西药了,也有中药吊瓶,也有西药吊瓶。这也是法律上来说。不过现实生活中,中医开西药,西医开中药的事司空见惯,问题不是能不能开,而是现在中医的医生拿到西医的执业资格证极难,西医医生也很难拿到中医的资格证,还有好多医生根本就没有职业医师资格证,这样的人也随处可见,并不是说他们没技术,有的医生比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医术还高,而是现在的政策不允许,你搜一下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试条件就知道了,十分苛刻,即便是中医大学出来的,也有的拿不到这个证
《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医师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这里所说的执业范围,是指不同医学学科的诊疗方法,比如中医医生的执业医师证的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是指中医医生只能运用中医方法从事治疗活动,不能从事口腔、外科、产科之类的西医诊疗活动,否则就是超范围执业。
这与中医执业医师能否开西药处方是两回事,不能等同对待。《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具有处方权,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中医医生不能开西药处方,或者说西医医生不能开中药处方,可以说,中医医生是有开具西药处方的权利。
实际当中,中医经常会开西药,西医也经常会开中药。
现在医院不管中医医生还是西医医生开的处方,字迹都是很潦草的,一般外人很难识别开的什么药,只有药房工作人员和熟悉药品的人才能正确的识别里面的内容。
中医医生开的处方,字迹是很潦草的,但你如果能够理解了解中草药的名字,你就不难识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