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肺炎 >

儿童肺炎传染性强吗 如何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

时间:2023-12-11 23:25:15作者: admin

一、儿童肺炎传染性强吗

儿童肺炎传染性强吗?

儿童肺炎传染性强吗?

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成为家长们最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儿童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多样化,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很多家长都担心儿童肺炎的传染性问题,究竟儿童肺炎传染性强吗?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儿童肺炎的传染途径

儿童肺炎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

  • 飞沫传播:当一个患有肺炎的人咳嗽、喷嚏时,会将带菌的飞沫喷射到空气中,附近的人吸入带菌飞沫后易感染上肺炎。
  • 空气传播: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悬浮传播,白天阳光强时,颗粒可在短时间内死亡,但在潮湿或阴暗环境下可以存活更久。
  • 接触传播:患者分泌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表面,如手帕、餐具等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接触污染物品后通过口腔、鼻腔等易感染肺炎。

儿童肺炎的传染性

儿童肺炎的传染性与病原体种类、环境因素、宿主免疫力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肺炎具有不同的传播能力。

一般来说,细菌性肺炎比病毒性肺炎传染性更强。细菌性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它的传播速度快,易感染他人。而病毒性肺炎传播比较复杂,一般通过飞沫传播,但传染性较弱,容易被免疫系统排除。

此外,季节因素也会影响儿童肺炎的传染性。冬季气温低、湿度大、空气质量差,人们常在密闭、拥挤的环境中生活,这种环境容易造成儿童肺炎的传播,传染性会加强。

对于儿童肺炎患者,需进行合理的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播可能。同时,家长们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儿童的免疫力,以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儿童肺炎的措施

为了预防儿童肺炎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注重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换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良好卫生习惯。
  • 加强室内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
  •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患有儿童肺炎的人密切接触。
  • 预防疫苗接种:接种相应的儿童肺炎疫苗,加强儿童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清洁,有利于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

总之,儿童肺炎的传染性是存在的,但并非所有类型的肺炎都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了解肺炎的传播途径及相关控制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儿童肺炎的发生。同时,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加强个人卫生,也是减少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

传染性胸膜肺炎就是因为病原菌传染导致的炎症,一般导致胸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结核杆菌,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病原菌,所以这种情况应该抽取胸腔积液做一下病理学检查,看看具体是什么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然后使用相应的抗菌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多增加营养。

三、肺炎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

肺炎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自出现以来迅速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它何时传染性最强有着极大的关注。了解病毒的传染性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方式传播。飞沫传播是指通过被感染者的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活动产生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引发感染。接触传播是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皮肤等,或者间接接触被感染者所接触过的物体表面后,将病毒带入口鼻眼等黏膜引发感染。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病患者出现症状之前的潜伏期内传播,这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因此,要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段

关于新冠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段,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然而,根据已有的数据和专家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早期病程:病患者最初出现症状的时候,病毒的浓度相对较低,但仍有传播的可能性。因此,在病患者症状初现时,如咳嗽、发热、流涕等,应当提高警惕,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高病毒载量期:在病患者症状明显加重的时期,病毒的载量最高,传染性也相对较强。此时,病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更容易通过飞沫传播引发感染。
  • 恢复期:一些病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带有病毒,尽管病毒载量相对较低。因此,即使病患者症状消失,仍应保持警惕,并遵循医疗专家的指导,进行相应的隔离和观察。

如何在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段保护自己

在疫情期间,了解如何在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段内保护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佩戴口罩:无论是在早期病程还是高病毒载量期,佩戴口罩是有效防护的关键措施。口罩可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勤洗手、避免触摸脸部、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都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参加大型聚集活动,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社交距离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遵循官方指导:及时关注官方的防控指导,听从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指示。不信谣、不传谣,遵循科学的防控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结论

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在早期病程、高病毒载量期以及恢复期都比较强,因此在这些时间段需要格外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以及遵循官方指导都是有效的防控措施。随着疫苗的推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最终会战胜这一疫情。

四、肺炎什么时候开始传染

肺炎什么时候开始传染?这是当前全球疫情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从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首次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这种病毒的感染方式和传播速度充满了疑问和担忧。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肺炎的传染途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颗粒。而其他人如果在距离感染者较近的地方,特别是在距离一米以内,接触到这些飞沫颗粒,就有可能被感染。

肺炎的传染周期

一般来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经历一个传染周期。根据目前的研究,这个传染周期大约为14天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接触到病毒后,14天内不出现症状并且没有传染给其他人,那么可以认为他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传染周期只有14天。根据一些研究报告,有些感染者可能出现长时间的潜伏期,甚至超过14天。这也就意味着,在14天后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防护措施。

早期传播的风险

关于肺炎的传染性,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那就是早期传播的风险。根据一些研究,感染者在患病前的几天就可能传播病毒,这被称为“潜伏期传播”。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已经可以传播病毒给他人。

这给肺炎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在感染者还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很难识别出他们是携带病毒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如何预防肺炎的传播

为了预防肺炎的传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

  • 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或咳嗽、打喷嚏后。
  • 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应佩戴口罩。口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 避免触摸面部: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口、鼻,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 咳嗽礼仪:遵守正确的咳嗽礼仪,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 居家注意: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

总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周期大约为14天左右,但也可能存在长时间的潜伏期。感染者在患病前的几天就可能传播病毒,这给肺炎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预防肺炎的传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个人卫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传播,保护我们的健康。

五、间歇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吗?

间质性肺炎是不会传染的。肺炎链球菌是成人肺炎中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有一些罕见的种类,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虽然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人与人接触或人与物接触传播,但即使它们已经感染了这些病原体,只要免疫力强,通常不会感染肺炎。

六、如何防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肺组织,引起以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为特征的临床表现。过去我国北方地区常有本病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已基本消灭。

病原

病原体为丝菌支原体,革兰氏阴性菌,球形或多形的极小微生物,对外界抵抗力较弱,主要存在于病牛的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重症病例的乳、尿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大量病菌。

牛群转移,聚集,圈舍拥挤,饲养管理不良,冬、春气候异常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舍饲期间的牛易发,犊牛少见。牛吸入污染的空气、尘埃,或食入污染的饲料、饮水即可感染发病。在本病常发地区,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散发;在新发生的地区,多发生在引入病牛或带菌牛之后,可呈暴发或地方性流行,造成大批病牛死亡。

症状

潜伏期2~4周,最短1周,最长4个月。病初,由于病菌在一些毛细支气管壁增殖,引起轻微的病症反应,如体温升高,运动时短干咳嗽等,易被忽视。随着病变的蔓延,症状逐渐明显,出现急性或慢性症状。

急性症状呈急性胸膜肺炎的症状。病牛高热,达40~42℃,稽留不降。全身软弱无力,头颈伸直,前肢张开,不愿卧下,呼吸极度困难,鼻孔张开,常发出“吭”声,呈腹式呼吸,肋间有痛感,胸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有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和胸摩擦音,健部肺泡音增强;叩诊呈混浊音和水平浊音,后期可视黏膜呈紫蓝色,胸前皮下水肿,脉搏快而细弱,常出现慢性臌胀、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尿少而黄;最后病情恶化,心力衰竭、窒息而死。病程2周左右。

慢性病例多由急性病例后遗而来,少数一开始就取慢性经过。病牛食欲时好时坏,消化功能紊乱,机体逐渐消瘦,常有短咳,胸部听诊、叩诊变化不明显,胸前、腹下、颈部常有水肿。病牛经过治疗可以康复,成为带菌牛;若外界条件不适而使牛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为急性。

剖检主要呈纤维性胸膜炎的病变,肺部呈大理石状的肝变区,胸腔内积有无色或黄色浑浊的液体,胸膜出血、肥厚,并与肺部病变部粘连,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内有蛋花样纤维素凝块。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情况可初步诊断。也可作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补体结合反应进一步确诊。

治疗

1.914,每千克体重10毫克,极量4克,临用时,用灭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配成10%溶液,静脉注射,每隔2天1次,共3~5次。

2.土霉素,犊牛每天每千克体重50毫克,分2~3次灌服,连续5~7天。

3.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复方914A,肌内注射,每日1~2次疗效较好。

4.配合应用10%高渗糖液输液,结合强心、利尿、祛痰、健胃剂,并静脉注射氯化钙,以促进渗出物的吸收。

5.治愈的牛仍长期带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因此,从长远利益考虑,扑杀病牛比治疗病牛更经济合算。

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不向疫区购牛。如需引进牛只,一定要加强检疫。

(2)对疫区和受威胁的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牛肺疫兔化弱毒氢氧化铝菌苗,大牛2毫升,6~12个月的小牛1毫升,臀部肌内注射;或用盐水苗在距尾尖2~3毫米处皮下注射,大牛1毫升,6~12月龄的小牛0.5毫升。注射后3~4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注射后出现反应者用914治疗。连续免疫预防注射3~5年。

(3)本病传播缓慢,不易消灭,危害严重。因此,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上报,严格封锁疫区,隔离治疗病牛。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用10%~20%石灰乳或2%来苏儿溶液消毒。宰杀病牛后病变部焚烧或深埋,其余的高温煮熟后可供食用。检出的健康牛用疫苗接种,可疑牛则不应接种,必须淘汰。

七、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有哪些症状?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革兰氏染色阴性。主要侵害肺组织,其特征病理变化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本病诊断要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在流行特点上,主要侵害黄牛、奶牛、牦牛和犏牛等,水牛感染较少,本病经呼吸道传染,病原体主要存在病牛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常发地区多呈慢性或隐性传染。新发地区呈暴发或地方性流行,可造成大批病牛死亡。牛群转移、集聚、厩舍拥挤,冬春气候异常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临床症状上,潜伏期一般为2~4周,最短为1周。病初症状不明显,病牛表现鼻镜干燥、磨牙、咳嗽。体温升高到40℃以上,随着病变的蔓延,逐步可出现急性或慢性型症状。急性型主要呈急性胸膜肺炎症状,高热达40~42℃,稽留不降,鼻孔扩大,前肢开张、腹部扇动,呼吸困难发出“吭”声,听诊胸部有啰音、胸膜摩擦音,叩诊呈现浊音或水平浊音,按压肋间有疼痛表现。后期,心音衰弱,胸前腹下水肿,消化障碍而窒息死亡。病程2~4周转为慢性。牛体消瘦,短咳、使役产乳能力下降或丧失。

病理变化上,由于肺实质同时存在不同阶段的肝变,切面红灰相间,呈大理石样花纹。淋巴管高度扩张,心包积水,胸腔积液,肝、肾、肠道变化不大。有条件的采取病牛鼻汁或组织液进行病菌分离。牛群检疫时可用分离牛血清进行补体结合反应。

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治疗?

此病又叫牛肺疫。是牛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染上此病的病牛症状,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急性 症状明显且典型。体温可达40~42℃,高热不降。鼻孔扩大,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可见腹部扇动),前肢开张,可以听到“吭、吭”的呼吸声,按压肋间有疼痛表现。病牛不想卧下,常发弱痛短咳,有时可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在肺部听诊,可出现湿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和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奶牛泌乳量减少。结膜发绀,尿少且呈黄色。到了后期,心音衰弱,胸前、脖下和颈部肉垂有水肿现象。消化发生障碍,消瘦快,最后常因窒息而死亡。病程7天左右。 亚急性 症状与急性基本相同,但是病程较长,症状也较轻。 慢性 多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转来。只有少数从一开始就有慢性的病状。病牛食欲时好时坏,体瘦,无力,弱痛性短咳。胸部听诊、叩诊,变化不明显。胸前、腹下、颈部常出现浮肿现象,患此病的病牛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康复,但却是带菌牛。如外界条件不利,使其抗病能力下降,又能转为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治愈的牛仍然长期带菌,成为传染源,必须6个月没再出现症状才算康复。从长远利益考虑宰杀病牛比治疗更合算。 治疗方法 (1)静脉注射新胂凡纳明(“914”),每头每次黄牛3~4克,犊牛1.8~2克,溶于生理盐水100~500毫升或5%葡萄糖溶液中,一次注射。再根据病情,间隔5~7天,按同样剂量再重复注射1~2次,但不宜超过3次。新胂凡纳明溶液要现用现配。 (2)四环素静脉注射,每次2~3克,每天一次,连续用药5~7天。 (3)土霉素静脉注射,每次2~4克,每天一次,连续用药7天。 (4)紫花地丁100克,黄芩、石膏、苦参各65克,甘草20克,研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每日一次。 (5)黄连、黄芩、知母、白芍各25克,白术、厚朴、白蔹各24克,五味子、贝母、阿胶各17克,泽泻、茯苓各15克,火麻仁10克,共研为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连续用药2~3剂。 (6)乳香、没药、延胡索、黄芩、丹皮各20克,白芍、天花粉、青皮、贝母各18克,连翘、当归、郁金各25克,柴胡13克,甘草10克,共研为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

九、新冠肺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什么问题,已经举报。3月1号还说“武汉肺炎”的,居心何在????

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症状有哪些?

本病潜伏期为1~7天,急性病猪开始体温升高到41.5℃以上,沉郁,不食,继而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耳鼻及四肢皮肤呈蓝紫色,如治疗不及时,则于1~2天内窒息死亡。

慢性型病猪体温不高,发生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经治疗几天后痊愈。

其主要病变为肺炎和胸膜炎,胸膜表面有广泛性纤维素沉积,胸腔液呈血色。

肺脏广泛性充血、出血、水肿严重,可见肺脏有坏死灶或脓肿,胸膜粘连,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的血色液体和纤维素凝块。少数病例肝脏出血。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