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哮喘 >

婴幼儿哮喘的婴幼儿哮喘的症状

时间:2022-01-04 03:04:14作者: xuhdhx

婴幼儿哮喘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短促和胸闷。伴随症状有疲劳和夜间觉醒。可有喂养困难以及吸奶时喘鸣。较年长的幼儿可能逃避运动和游戏。诱发因素通常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环境刺激物和过敏原暴露:运动,过强的情绪表达如大笑和大哭是其激发因素。并可能由于同时存在但尚未经诊断和/或治疗的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和胃食道反流等而导致哮喘发作一、 鉴别诊断婴幼儿中反复发作性咳嗽和/或喘息并不都是因为哮喘,为避免对这些婴幼儿作不恰当的长期哮喘治疗,诊断应谨慎。尤其是对那些发作年龄早,生长发育落后,喂养时呕吐,或伴有青紫和/或杵状指趾,对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抗炎剂治疗效果差的患儿,更应及时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一)与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首先,婴幼儿哮喘必须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其特征见表4。尽管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最重要的仍是听诊时可有细湿罗音或捻发音,呼吸急促并伴三凹征(肋间凹、锁骨上凹和胸骨下凹),鼻翼扇动,或呼气时呻呤。其他原因的喘息及其伴随症状/体征见表4。表4;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特点 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主要病因 病毒,过敏原,运动。 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病毒 发生年龄 2岁左右50%,5岁左右80% <2岁 反复喘息 是(特有的) 70%(<2次) 喘息发作 过敏原或运动可诱发 罕见 上呼吸道感染的伴随症状 可能是 是 过敏和哮喘家庭史 常见 <2次以下发作之儿童少见 胸部听诊 伴有病毒感染时,体征类似毛细支气管炎,不伴有病毒感染时,可闻及高音调的呼气性喘鸣。 吸气时可闻及细的、捻发音和粗罗音伴呼气时喘鸣。 并存过敏表现 常有 常无 IgE值 升高(如果过敏) 正常 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 好(特点) 不反应或部分反应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二)与其他原因的喘息及其伴随症状和体征的鉴别诊断(见表5):表5有助于鉴别诊断之伴随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 伴有喘息的疾病婴儿 年长儿 体位改变 大血管畸形,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 生长发育差 纤维囊肿,气管食道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纤维囊肿,慢性过敏性肺炎,a1-抗胰蛋白酶缺乏,支气管扩张 伴喂养因素 气管食道瘘,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 环境激发因素 哮喘 哮喘,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急性过敏性肺炎 突然发作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 哮喘,异物吸入,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过敏性肺炎 发热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哮喘,急性过敏性肺炎,喉气管支气管炎 流涕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 伴喘鸣 气管或支气管不张,大血管畸形,喉气管支气管炎 异物吸入,喉气管支气管炎 杵状指趾 纤维囊肿,支气管不张,BPD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注:1伴吞咽困难或气管食道瘘而有吸入者常有喂养时窒息和咳嗽的病史。2喂养时常有呕吐或激惹则支持胃食道返流,3异物吸入常见于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发生在婴儿期,症状常表现为突然发生。4反复喘息的患儿尚可能存在免疫缺陷或纤维囊肿,都伴有生长困难和反复感染。5伴有气管的结构缺陷的症状,包括气管支气管软化,是在婴儿早期出现并常在哭吵或喂养时突然发生。6血管畸形常在早期婴儿时出现喘息并可伴有喂养困难。7纵隔肿块的外源性压迫气道,在任何年龄组包括婴儿都能导致喘息。8患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可有反复、严重或异常的感染,由于肿大心脏的压迫气道以及肺充血而导致喘息以及喂养困难和青紫。(三)鉴别诊断时应包括的检查(1)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能界定喘息的鉴别诊断范围,体检发现同时存在过敏性异位性皮炎和/或过敏性鼻炎则支持哮喘的诊断,但是不一定能排除其他疾病。例如,任何一个儿童有鼻息肉,应注意对纤维囊肿的考虑。同样,反复感染的病史应考虑作免疫学评估。胸部检查常可提供有用的线索,例如:胸廓前后径增加提示由于哮喘或纤维囊肿导致的慢性气道梗阻,胸廓不对称则提示异物。,听诊闻及具特征的及局限性喘鸣音有诊断价值:弥漫性或散在性,多音调的呼气性喘鸣提示哮喘;局限性单音调、吸气性喘鸣则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气道压迫。(2)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定喘息的鉴别诊断范围,表6所列为选择性诊断试验,表6 评估喘息的选择性诊断试验 疑似诊断 选择性诊断试验 纤维囊肿 汗试验 免疫缺陷 免疫球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 先天性心脏病 胸部X 线, EKG, ECHO 血管畸形 胸部X 线,吞钡,ECHO, MRI 异物吸入 吸气/呼气胸部X线,内镜 胃食道返流 PH探测器,内镜,上消化道造影 哮喘 支气管扩张剂试验 摘自: 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有学者曾检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后血清ECP值并观察其与该患儿以后喘息反复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共入选患儿94例,结果发现S-ECP≥8μg 25例 占27%, 反复喘息发生率为76%,S-ECP≥16μg 14例 占15%,反复喘息发生率为86%,提示该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喘息患儿的评估,S-ECP升高的病例,应作为哮喘高危婴儿而纳入长期管理。预期将来发展各种诊断技术以帮助婴幼儿哮喘的诊断。近期发展的非损伤性肺功能测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其他可用的包括基因标记物如细胞因子基因型和非侵入性技术测试气道内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水平。婴幼儿哮喘诊断的进展需要医生能更早期的正确诊断和积极抗炎治疗。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