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根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蒲公英根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蒲公英根可以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杀菌
蒲公英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卡他球菌等,皆有杀灭作用,蒲公英根对结核杆菌、某些真菌和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蒲公英根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生素使用。
3、滋养消化系统
在传统里,蒲公英根具有利于肠胃蠕动、滋养消化系统,并且蒲公英根能减轻局部疼痛和肌肉痛楚。
4、催乳
蒲公英根有显著的催乳作用,蒲公英根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
5、消痈散结
蒲公英根可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蒲公英根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蒲公英根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蒲公英根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6、补充营养
蒲公英根是补铁、黄酮和配糖苷类成分的天然来源。
蒲公英别名为婆婆丁、公英、黄花苗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入药。
《药用植物辞典》认为,蒲公英有健胃、利尿和治下血之效,还能治消化不良、便秘、肝炎、黄疸、哮喘、子宫病和食物中毒等症,可净血和祛痰。《千金方》认为,人们被毒虫咬伤时,可将蒲公英捣烂,以其汁敷于患部,能解毒。据《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主治“女人乳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乌须发、壮筋骨。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某些真菌、病毒亦有抑制作用,是临床上较为实用的中药抗感染药。取单味蒲公英制成片剂,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肠炎、尿路感染等各种炎症,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腹泻时,将蒲公英叶拌芝麻油吃下,可痊愈。
蒲公英具有美容回春之功。《本草纲目》蒲公英条下记载:“年未及八十者服之,须发返黑,齿落更生;年少服之,至老不衰。”称这一首附方为“还少丹”,即以蒲公英为主,配伍香附制成。
饮用蒲公英茶,不仅有益于肠胃的吸收,对于胃弱的人来说更是有益的。蒲公英茶的制法是:将蒲公英的根洗净切成薄片,放在电炒锅里适当地炙一炙,然后放到碗里,研成粉末。用汤匙盛半匙粉末放在杯子里,加点白糖,冲上开水,即成为蒲公英茶。
蒲公英亦可制成蒲公英酒。此种酒,一向被认为有健胃、整肠、利尿,退热和祛痰的作用。精力不够旺盛的男人饮用蒲公英酒,能强身健骨。蒲公英酒的制法是:将蒲公英的花与根浸于足量的烧酒里。蒲公英花最好是在盛开之前摘下。然后,放进适量的白糖,等到酒快制成白糖已融化时,还可以再放一些白糖。1个月后,蒲公英酒便可以供饮用,每天只需饮用1小杯,便有足够的药效。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戴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