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细菌性疾病主要有鸭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等。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的抗病能力 良好的饲养管理能有效提高肉鸭和蛋鸭的抗病能力。如给鸭群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能有效提高鸭的免疫能力;洁净饮水能避免鸭群发生多种细菌性疾病;保持鸭舍用具(食槽、水槽等)干净能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2)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全进全出”是指全场同时进鸭雏、同时出栏的饲养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对全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和消毒,能有效避免不同日龄鸭群病原菌的交叉感染。
(3)做好鸭舍内的通风换气 在鸭舍内的污浊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NH3)、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和粉尘等,粉尘中可能滋生着大量的病原菌。这些有害气体对鸭呼吸道黏膜细胞有破坏作用,使黏膜损伤。粉尘中的病原菌非常容易侵袭受伤害的黏膜细胞,导致疾病发生。
(4)注意鸭舍的日常消毒和环境卫生清洁 鸭舍内外的粪便、垫料、杂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可能引发疾病。因此,应保持鸭舍垫料干燥、清洁;粪场应远离鸭舍;应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如利用鸭粪便生产有机肥料、沼气等。
(5)及时正确处理病鸭和死鸭 病鸭和死鸭体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病鸭粪便中的病原菌、饮水采食过程中排出的病原菌可能随时感染健康的鸭子,导致其发病。
(6)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减少继发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鸭群免疫发生问题,不仅能引发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能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疫病发生。
(7)应勤观察鸭群的表现 如果发现鸭群出现患病症状,迅速请兽医进行诊断。如果确诊鸭群患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等细菌性传染病,应隔离病鸭,加强日常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并按照兽医的处方或建议为鸭群投放药物,进行治疗。
有可能是安卡拉病毒。用点山东汇众德的郁黄口服液就好了。
养鸭户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同时,抓好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防止鸭病的发生。
1. 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防疫意识。
2. 阻断疾病通过人传播的渠道,严格控制鸭场外的人员入场,尤其是养鸭户之间应严禁互串鸭舍。
3. 实行专一生产,保证全进全出制
4. 重视并搞好带鸭消毒工作,带鸭消毒不仅能直接杀灭鸭舍内及家禽体表和呼吸道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且有利于沉降粉尘、净化空气,一般每周2~3次,必要时每天1~2次带鸭消毒药一般用低毒、高效、对鸭群无害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5. 搞好免疫接种。目前,危害养鸭最严重的有三大疾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瘟、浆膜炎。前两种为病毒性病,一旦发病,损失很大,必须搞好预防接种来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