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哮喘 >

怎么有效治疗哮喘病

时间:2023-09-04 06:55:10作者: xuhdhx

一,成功的哮喘治疗的目标:

1.尽可能控制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状态.

4.预防发作及加剧.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

6.避免影响其它医疗问题.

7.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上述治疗的目标的意义在于强调:①应该积极地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②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二,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 2.茶碱类 3.抗胆碱药物

(二)抗炎药 或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对哮喘长期理想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



2.色苷酸二钠 3. 脱敏治疗 4.抗-IgE单克隆抗体 5.白三稀调节剂 6.抗组胺药物

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1.脱离诱发因素 处理哮喘急性发作时,要注意寻找诱发因素.多数与接触变应原,感冒,呼吸系统感染,气候变化,进食不适当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β受体拮抗剂等),剧烈运动或治疗不足等因素有关.找出和控制诱发因素,有利于控制病情,预防复发.

2.用药方案 正确认识和处理重症哮喘是避免哮喘死亡的重要环节. 对于重症哮喘发作,应该在严密观察下治疗.治疗的措施包括①吸氧,纠正低氧血症;②迅速缓解气道痉挛:首选雾化吸入2受体激动剂,其疗效明显优于气雾剂.亦可同时加入溴化异丙托品(每次0.25mg)进行雾化吸入.必要时可在1小时内重复应用2-3次,好转后改为每4-6小时一次.如果有呼吸缓慢或停止的情况,可用舒喘宁0.2mg或叔丁喘宁0.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缓慢注射.静脉使用氨茶碱有助于缓解气道痉挛,但要注意详细询问用药史和过敏史,避免因重复使用而引起茶碱中毒.激素的应用要足量,及时.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1000mg/天),甲基强的松龙(100-300mg/天)或地塞米松(10-30mg/天)静脉滴注或注射.然而,激素一般需要3~6小时后才有明显的平喘效果.③经上述处理未缓解,一旦出现PaCO2明显增高(50mmHg),吸氧下PaO260mmHg,极度疲劳状态,嗜睡,神志模糊,甚至呼吸减慢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人工通气;④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包括:预防和控制感染;补充足够液体量,避免痰液粘稠;纠正严重酸中毒和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当PH值<7.20时,尤其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应适当补碱;防治自发性气胸等.

四,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根据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病情估价按病情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见表2).

五,提高哮喘疗效的临床处理原则 为了提高哮喘的疗效,需要注意临床用药的方案.希望达到长期稳定,必须积极治疗,使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然后逐渐减药和长期吸入抗炎药物.中重度哮喘患者需要长期联合用药治疗(见表3).对于经过系统治疗症状控制仍不理想者,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1.诊断方面:要论证诊断是否正确.2.治疗方面:应检查药物的依从性和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按照医嘱用药者超过30%.吸入药物使用不正确是常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门诊病人中超过50%的患者吸入方法不正确.详细的指导和反复检查是保证吸入疗法使用正确的关键.3.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联合用药是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为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注意:⑴急性发作期或开始治疗时,应有强化治疗的阶段,使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和哮喘症状完全控制,再进入长期治疗的方案.⑵中重度患者,除增加吸入抗炎药物的剂量外,宜联合应用长效2受体激动剂,小剂量茶碱,吸入M受体阻断剂等药物.联合用药时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可减少单药的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近年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长效2受体激动剂或小剂量茶碱,可增强吸入激素的抗炎作用,但其确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六,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提高积极治疗的主动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管理,包括以下6个相关的部分:

1.鼓励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

2.通过规律的肺功能监测(PEF)客观地评价哮喘发作的程度.

3.避免和控制哮喘促(诱)发因素,减少复发.

4.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

5.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

6.长期定期随访保键.

七,儿童哮喘脱敏疗法

标准化脱敏疗法:脱敏疗法是在确定患者的过敏源后,将该过敏源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疫苗制剂,剂量由小到大递增给药,因低剂量疫苗免疫治疗通常达不到临床效果,而高剂量疫苗免疫治疗,则可能引起过强的不良反应.所以,必须通过让患者长期,反复接种疫苗来提高对此类过敏源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症状的目的.此过程需要家长及其患儿有耐性,积极配合,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生活护理:
哮喘的转归和预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青春期后超过50%的患者完全缓解,无需用药治疗.个别病情重,气道反应性增高明显,或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治疗相对困难.个别病人长期反复发作,易发展为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生活护理:
哮喘的转归和预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青春期后超过50%的患者完全缓解,无需用药治疗.个别病情重,气道反应性增高明显,或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治疗相对困难.个别病人长期反复发作,易发展为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