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讳荷
21:40,放学。和朋友走到校门口,老远就看见妈妈的车子停在路那边。跑过去,上车。妈妈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发动车,回家。
车内的气氛异常诡秘,我闭着眼,头枕在座椅上。听见妈妈咳嗽了一声,说:“爸爸晚上12点左右回来。”我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妈妈不再说话,车内又恢复了刚才的安静。妈妈以为我对爸爸的感情只有怨。其实,从小到大,爸爸都是我最尊敬的人,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爸爸应该又有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吧,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只能通过电话,听到他略带醉意并疲惫的声音,常常,我会突然挂断电话,因为我怕,我怕我会突然哭出来,然后爸爸又要担心了。
22:00,到家。吃一些东西,洗漱,然后打开台灯,看书。一切和爸爸在家一样。妈妈说,现在好像已经习惯他不在家了。我点点头,却在心里对自己说,一点都不习惯。没有爸爸,我们会日复一日,可是有些习惯是永远也改不掉的。就像妈妈,爸爸在家,她会粗心地将门钥匙忘在门栓上,睡觉前检查钥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错误,却嗔怪爸爸,怎么不提醒她呢?而现在,每天晚上,妈妈会把两道门都反锁得紧紧的,但爸爸一回来,就又忘记拔钥匙了。
23:30,关掉台灯。整理好书包,然后上床睡觉。妈妈在另一个房间喊道:“将电热毯和床灯关掉!”我不耐烦地回了一声“知道了”,关掉电热毯,却没有关灯。爸爸不在家,我会习懦将床灯开着。这样,爸爸回来的时候,就会帮我关灯,这样他就可以第一眼看到他的女儿了。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私心吧!躺在床上,回想爸爸和我的点点滴滴,可以说,爸爸是疼爱我的,或者是溺爱我的。只要是我想要的,他都会给我;本地没有卖,出差的时候,他会抽空逛遍所有的商场,然后带回家给我。有的时候,我都忘记了要什么,打开包装,才会惊喜地跳起来。记得奶奶曾经对爸爸说过,你对你女儿,就差没给心肝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那一瞬间,才发现,我拥有的,太多太多……
0:10,我盯着床头的闹钟,看它一圈一圈地走着,然后就听见爸爸的行李箱轮子在地上滚过的声音。在午夜,它显得那样清晰。一步,两步,三步,四步,门开了。我知道,如果爸爸回来晚了,就会习惯性地放慢脚步,那么,每次开门,就要走四步。我还知道,爸爸会先换鞋,然后放包,然后将衣服脱掉随手扔在沙发上,当然,还有帮我关灯。
我假装睡着,感觉到爸爸蹑手蹑脚地走到我床头,站了一会儿,帮我掖好被角,将一袋什么东西放在我床头,然后摸了摸我的头,最后关灯,离开。
黑暗中,我的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我的爸爸,用他作为父亲的习惯来爱我。
因为爸爸,我们养成了某些依赖的习惯;又因为爸爸,我们假装独立,但本质里,却依然保留着那些习惯。因为我相信,依赖一个人,依赖久了,就永远也离不开了。于是,我们用这些习惯来说我爱你。
(指导教师顾亚丽)
点评
写亲人之间的爱,作者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习惯。这些小小的习惯串联起来,温暖了作者,也温暖了读这篇文章的人。在这看似简单的无可言说的细节里,我们感受到了浓酽酽的亲情。“我爱你”几个字,虽未说出口。但正如作者所说——全在这充满爱意的“习惯”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