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设计

时间:2020-05-12 07:45:09作者: 智亦玉

课堂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课堂也是连接观念与行为的纽带。精要独到的思想观念,贯穿到细致严谨的课堂设计中,精心地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地调动与呵护学生每一次思想火花的迸发,精心爱抚每个学生的成长细节,这些,实在是教育的精到之处,也是教师的可贵之处,更是教师工作令人尊敬之处。每一次实践,不可能都尽善尽美,但只要每一次都追求尽善尽美,尽管可能瑕疵点点,但仍然应该尊敬。(妮子)

【教学目标】

1.清楚这本书涉及到的“人”。

2.通过研究,明白鲍雷伊取得“小作家入围奖”的原因。

3.解读“读、书”两字,引领学生沿着这本书继续读下去,写下去。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寻找书中“人”

师:一起猜个谜语——“一本书翻开”(语速慢一点,学生肯定马上打开),(看到学生翻书,老师可以幽默地让学生放松下来)“把书打开”猜一个字。

(学生思考片刻,请几位学生回答,要求说出为什么是这个字。)

(如果学生猜得与我不一样,鼓励学生,直接说说。然后公布这是2007年11月5日福建省福州读书月上的一个谜语,谜底是“人”。孩子定会顿时领悟。)

师(点击课件出现):“人字很好猜,一本书翻开”。

师:其实这个谜语还是一首歌呢!请听一听这首歌。(点击音乐播放)

人字很好猜,一本书翻开。

一页一步走过了,世间的精彩。

人字也难猜,寒窗总难耐。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叹,只叹少年白。

一卷在手问古今,人生如何不自在。

两卷相伴知未来,从善如流不懈怠。

啊哈——

三卷你、我、他,快呀快成才。

处人、读书满天下,

好好做人,一代代。

(歌曲播放到两分钟时,声音逐渐变小,进行下面谈话。)

师:“人”字谜语、这首歌告诉我们“读书做人”,“书中有人”,读书一定要理解书中的“每一个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亲爱的汉修先生》中的人。

(我点击课件与学生一起说:鲍雷伊一家人,两个作家,学校里的人,妈妈的单位中的人,还有其他的人。)

师:这本书除了上面的人还有其他人吗?

(通过上面的寻找,学生恐怕难以找到其他人了!因为他们想不到。)

师:作者贝芙莉·克莱瑞是这本书的人吗?

(学生想了想,作出肯定回答。)

师:没有她,就不会有《亲爱的汉修先生》。我们阅读任何一本书,都不应该忘记作者。我们一起给作者一些掌声,相信美国的这位老人在家中能够接受到我们这个特别的感谢!

(师带着学生读作者简介)

师:这本书是柯倩华翻译的,他是不是这本书的人呢?

(学生想了想,作出肯定回答。)

柯倩华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已经翻译了几十本儿童文学名著了!我们一起给柯倩华一些掌声,相信他能够在远方接受到这特殊的信息。

师:其实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都不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只能躺在书架上了,我们参与阅读,这本书才活了起来。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些掌声,为自己读完这本书而鼓掌!

第二部分:研究书中“人”

师:《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多位学生说,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会集中在鲍雷伊身上)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鲍雷伊,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鲍雷伊,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男孩。那我们一起来重点看看鲍雷伊的几大本领。

优点一:很主动。(第一封信)

师(出示读二年级写的那封信):从这封信,能看出鲍雷伊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二年级就写信给作家了,你们读书主动给作家写过信吗?比如大家读过金波、黄蓓佳、曹文轩、杨红樱等作家的书,你主动给他们写过信吗?

生:没有。

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优点二:挺认真(爱动脑)。为了发明警报器,他想了也做了很多事!

生:先准备《写午餐窃贼追捕秘诀》但没有写。

生:接着想写《十尺蜡人》,他还是放弃了这篇文章。

生:接着决定写诗,只写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

生:去蝴蝶树林,想写一篇散文,决定不写诗了。

生:再后来又想写《午餐袋之谜》,因为不知道小偷是谁,没有写。

生:最后写了《卡车上的一天》。

师:这么认真地准备,肯定能成为小作家!

优点三:说真话。(喜欢就写喜欢,不喜欢就写不喜欢,高兴就是高兴,不开心就是不开心。)

师:我们一起看看第一章的20封信的署名:

第一封信:您的明友鲍雷伊(男孩) 敬上(二年级)

第二封信:您的朋友鲍雷伊 敬上(三年级)

第三封信:您最棒的读者鲍雷伊 敬上(四年级)

第四封信:您最喜欢的读者鲍雷伊 敬上

第五封信:学生鲍雷伊 敬上(五年级)

第六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 敬上

第七封信:学生鲍雷伊 敬上(六年级)

第八封信:学生鲍雷伊 敬上

第九封信:讨厌您的鲍雷伊(妈妈逼他回信)

第十封信:鲍雷伊(回答第一、二个问题)

第十一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回答第三个问题)

第十二封信:您以前的朋友鲍雷伊(介绍妈妈)

第十三封信:还在生气的鲍雷伊(回答第四个问题)

第十四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鲍雷伊(回答第五个问题)

第十五封信:鲍雷伊(回答第六、七、八个问题)

第十六封信:受够您的鲍雷伊(回答第九、十个问题)

第十七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 敬上(这封信,对第十六封信的不礼貌道歉了)

第十八封信:学生鲍雷伊 敬上

第十九封信:疑惑的读者鲍雷伊 敬上

第二十封信:感激您的朋友鲍雷伊 敬上

师:从这些署名,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鲍雷伊写的话都是自己当时真正的心情。

师:对呀!这其实就是真情实感。

优点四: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爱读书,读懂书。

师:坚持写信(日记也是信)。

师(引领学生从书中找):

“第一本日记写满了!”(第73页)

“当初您建议我写日记,我到现在还在写。”(第97页)

师:鲍雷伊家境不好,没有多少钱,房子还是租的,但他还是喜欢读书。这本书中介绍了他读过哪些书?

生:有《狗儿快乐秘诀》(以前的读书心得被新学校的学生发现了,都争着去买这本书。这说明他的读书心得写得好,说明他读懂了!)

师:书中10次提到这本书,并且自己说读了几千遍了!!

生:《麋鹿吐司面包》。

生:《乞丐熊》。

生:他读书读懂了,理解了。比如读《乞丐熊》。

生:还有为了发明报警器,查找了有关电池方面的书,电力入门书……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张表:

师:看到鲍雷伊的这些优点,看到他六年级写了56篇日记,说明鲍雷伊是一个勤奋的小男孩。

师:我曾读过语言大师季羡林的一篇文章,他说他的成功是“恩师+勤奋”。鲍雷伊写那么多文章,并且获得小作家入围奖有哪些恩师在帮助他呢?是怎么帮助他的?

(学生会说出汉修、马汀娜、妈妈、贝乔……)

(这个地方略讲,但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恩师,我们应该相信恩师,勤奋去做就能成功。)

师:汉修先生是怎么指导他的?

生:推荐让他读《麋鹿吐司面包》。

生:给他出十个问题,引领他写信,最后学会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引导他写真实的自己,暂时不要写虚构的。“或许我还没准备好,还不能写虚构的故事。”

生:“写日记的时候假装自己是在给某个人写信。也许我可以假装写给爸爸……也许我可以假装写信给您。”

生:还有多听……

师:马汀娜小姐是怎么指导他的?

生:要提高学生写作技能,让学生用十个问题与作家联系。

生:还指导鲍雷伊如何分段。

生:夸奖鲍雷伊有进步,并鼓励他参加小作家比赛。

师:鲍雷伊的妈妈是怎么指导他的?

生:逼着鲍雷伊给汉修回信!

师:贝乔算不算他的恩师?

生:贝乔说:“作者很诚实地写出自己熟悉的事情,而且表现出很质朴的感情。你让我觉得身临其境,感觉自己好像开着卡车在陡坡上载着几吨葡萄。”“就你的这个年纪而言,这篇文章写得好极了。你写得像你自己,你没有想要模仿别人。这是好作家的特点之一。继续加油!”

第三部分 做好读书人

师:从同学们对《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的理解,我觉得鲍雷伊会读了,会写了!

(出示繁体字)

师:你们认为什么是读、什么是书?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字的理解。)

师:想听一听我是怎么解释的吗?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讲解这两个字。)

师:这个“言”字就是说“读”需要“说”,要动口。这个“贝”就是“钱”,“读”需要“钱”,没有钱买书就不能读,爸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给你的压岁钱、零花钱,一定要多买一些书哟!这个“四”字在古文字金文中就是指人的“眼睛”,读书不用眼睛怎么读?有同学会问,盲人没有眼睛怎么读书?其实他们在用手做自己的眼睛。整个“读”字,古人造字时就说“读一定要见字知意”,也就是说我们读到的东西,一定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动口说,多买书,多读书,理解了,你就成为一个“士”了,就是一个有本领、有能力的人了!

“书”的上面是个“聿”,读yù,就是“笔”的繁体字下半部分,表示“笔”的意思,大家知道“笔”是用来写字的。下面的“日”,原来不是日,是“者”,“者”是人、事、物的意思。“书”原来就是用笔写人、事、物。后来变成“日”了,就是用笔写自己的每一天。

你们说我们的老祖宗棒不棒?“读书”两字造得多好呀!

师:你们可以多读几遍《亲爱的汉修先生》,因为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鲍雷伊使用好了“读、书”两字,所以爱上了写作,相信亲爱的你们一定也会爱上这两个字,并且爱上写作。

师:《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一本书,其实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比如:

1.汉修先生一直没有出来和鲍雷伊见面,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鲍雷伊问贝乔的问题是:“你见过博德·汉修先生吗?”从这个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3.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03页,我开始读几段,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爸爸、妈妈会重新在一起吗?”(“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可爱的鲍雷伊通过写信向汉修求方法、写公开日记送给父母,还有父母的朋友,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走在一起,《亲爱的汉修先生》第二部有可能在我们班诞生!”)

4.作家贝芙莉完全可以在书中安排鲍雷伊获得一等奖,直接与贝乔共进午餐,为什么作家只让他得一个入围奖呢?

……

师:这些问题就留给亲爱的同学们去想,想好后写在日记中,你们可以交流交流。

(最后以《读书的人》这首歌结束这一课。)

作文投稿

案例一 《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设计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