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题速递】
以相对论闻名于世的爱因斯坦,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的人生有“四不”:不求名、不求利、不求人、不求掌声。他说,我从工作、小提琴和帆船上得到的快乐,胜过人间一切荣华富贵。
请以“拥有与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素材·有米之炊】
财 富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一家饭馆里吃饭,有个贵族子弟认出了他,便嬉皮笑脸地说:
“亲爱的普希金,看得出你的腰包装得满满的。”
普希金瞥了他一眼,风趣地说:
“自然,我比你阔气些。你有时候要闹穷,苦苦等待家里汇款给你,否则就无法活下去,而我却有永久的进款……”
“永久的进款?”贵族子弟不解地问,“从哪儿来的?”
“那是从33个俄文字母上来的。”
【解析·指点迷津】
一、审题点拨
“拥有与快乐”是一个关系型命题,审读题意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拥有”“快乐”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否则容易步入误区。比如有的同学把文章主旨确立为“有时为了拥有和快乐,要学会放弃”,或者“如果你拥有了快乐却不懂得珍惜,那么快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溜走”,都因其未能直接揭示“拥有与快乐”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立意上有偏差。
文体、写法上则有多种选择,除了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外,还可以选写演讲稿,或者采用与古人交流的形式构思成篇。
二、立意角度
1.拥有荣华富贵,不一定就能获得快乐。
2.在所拥有的物质生活、名誉地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心态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快乐处世。
3.拥有与快乐没有直接关系——快乐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享受了多少。
我最爱的食物是白斩鸡。每次午饭,我都祈求能吃到它,但这样的美事可不是每天都有的。没有吃到白斩鸡的日子,我就只好吃着碗里的大排,觊觎着别人盘里的鸡,那叫一个酸楚。好在每周还是有几天能吃到白斩鸡的,也许你会说:“现在你拥有它了,你总该快乐了吧?”
不,我还是不快乐。
拥有了白斩鸡后,我想到的就不是它有多美味,而是它为什么不够嫩,酱油为什么不够多,鸡为什么不够大……这种小小的贪婪心理占据了脑海,使我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同学说:“你为什么不换种心态,不羡慕他人所拥有的,而珍视自己所拥有的呢?这样,你就没理由不快乐了呀!”
不羡慕、觊觎他人所有的,珍视自己所拥有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難。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猎奇和贪婪心理,导致一种截然相反的行为:你有没有看到别人成功而眼红嫉妒的时候?有没有看中一件衣服,买来后却觉得别人身上那件更漂亮的时候?有没有因为一次失败,而埋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没用的时候?可是,这样做给你带来了什么呢?是幸福、满足,还是欣慰、愉悦?都不是,有的只是使自己莫名其妙地一头扎进了不快乐的深渊。
是的,要学会换一种心态,换一种心情。
当别人成功时,你有的不应该是羡慕和嫉妒,而是由衷的敬佩,并从中汲取动力,进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实力、机遇,创造自己的成功。
当你得到了一件衣服,你就应当对自己说:“我的衣服或许不是最漂亮的,但它是最适合我的。”这样,每天你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快乐的心态来做每一件事。
当你失败时,你应该做的不是埋怨自己拥有的东西没用,而是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充分利用好你所拥有的东西,并从暂时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给自己充足电力,然后继续前行。
不觊觎他人所有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样你是不是觉得轻松、快乐许多了呢?其实,快乐或不快乐主要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不在于你拥有或没有拥有什么。只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平淡的心,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如此,就像我同学说的那样——“没理由不快乐了”。
【评点】
这是一篇议论性随笔,写得很是生活化,读来颇具韵味。作者的观点非常清楚,即“快乐或不快乐主要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不在于你拥有或没有拥有什么”。怎样讲清这一道理呢?作者由“最爱的食物是白斩鸡”切入题意,再以“不,我还是不快乐”以及同学的话拓展、深化,在“是的,要学会换一种心态,换一种心情”这一关键句前后,铺排开三组对比,篇末处则合理地归结了上文。文章实话实说,自然亲切。
【精要评点】
再多的财富,也经不起一个败家子的挥霍;再深重的贫穷,也会因一个人的努力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