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
(嫦娥3号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成功发射。)火箭点火时,尾焰瞬间照亮周围的群山,接着照亮了半个天空,拖着绚丽的火焰升起的火箭有一种奇异的美,很奇怪的,竟让我想起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那个晶莹剔透发出异彩的红萝卜,火箭同样看上去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带着我们的精神飞离这平凡的群山。开始时,这一切竟然是在无声中发生的,几秒钟后,当火箭已经高高升到塔架上方,那激越有力的轰鸣声才传了过来。空中的火箭曾经短暂地没入云中,但旋即又耀眼地出现,在高空转向,很快变成一个小红点消失在夜空中。整个过程比预想的要快许多。
…………
其实,对于“太空探索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分简单:3亿多年前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有什么用?
最近,看到美国学者Robin Hanson的一篇关于宇宙智慧文明的论文《大筛选,我们在其中走了多远?》。目前,从宇宙的外观上看,宇宙处于大寂静(Greatsilence)状态,没有发现任何生命和文明的迹象。由此可以推知,能够在宇宙中大规模扩散从而长久延续下去的文明极其稀少,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那就有一个推论:在宇宙中的无生命物质和可持续扩散的智慧文明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筛选机制(Greatfilter),智慧文明通过这个筛选极其困难。可能有许多层筛子,比如进化出可复制的细胞是一层,制造工具是一层,避免核战争毁灭是一层等,作者列出了九层可能的筛子,逐层进行了分析。大寂静表明,这些层筛子中肯定有一层或多层是极难通过的。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极难通过的死亡之筛是在我们的后面还是前面?从大寂静来看,人类很有可能已经通过了一层或几层死筛,因为如果找不到外星人,那就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在筛子的另一面没有通过,但考虑到大寂静,这同时也表明人类前面可能面临着更严酷的筛选。
现在看来,如果把经济前景,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什么用”,作为航天事业的主要依据,那大规模的太空探索永远也无法实现。比如:登火星工程的初步预算是5000亿美元,现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很难在没有经济收益的情况下拿出这笔钱来。正因为如此, 20世纪登月之后,人类宇航员飞离地球的距离再也没有超出我家到北京的距离——高铁大约走两个小时。
那么,这是不是人类在宇宙大筛选中正面临着的新一层筛子,看似柔软实则险恶?
不久前印度发射火星探测器,有西方媒体质问: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穷人都在你们国家,为什么还花大钱干这个?印度政府发言人回答:如果我们没有伟大的梦想,就永远是伐木人和挑水工。这个回答让人肃然起敬,当时国内网友谈及此事时,都把对印度的称呼由“阿三”改成了“三哥”。拥有伟大的梦想,确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尊严,否则钱再多也就一让人看不起的土豪而已。
所以,嫦娥3号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摘编自果壳网)endprint
嫦娥3号,一个美丽的开始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