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食的年代,似乎已经凝结为历史书中简短的文字和父母口中模糊的记忆。节约的习惯也仿佛在日渐富裕的生活中偷偷改变。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勤俭节约”四个字于我而言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一边喊着节约,一边却肆意挥霍。
寒假来了,春节也接踵而至。放假期间,妈妈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各种珍馐美味,加之过年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年货,我每天都吃得心满意足。
然而,一天晚上,晚餐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了,吃饱喝足的我满足地抱着圆滚滚的肚子坐在椅子上咂咂嘴,回味刚刚吃的嫩滑的炒牛肉和香甜的玉米汤。妈妈有些好笑地看着我,说:“吃饱啦?碗里的菜不吃啦?”油滋滋的碗底中,躺着的两根可怜兮兮的蔫蔫的小白菜,我嫌弃地撇撇嘴,说:“倒掉就好了呗!”“倒掉?”妈妈的声音瞬间提了一个八度。我在心里暗暗叫苦:妈妈又要说她的“节约论”了。我赶紧拉着妈妈的手撒娇,央求妈妈:“妈妈,我真的吃不下了,再吃的话,我的肚子就要爆炸了!下次!下次我保证一点儿也不剩!”说完,我还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妈妈。妈妈似乎有点儿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地说:“你呀,你呀,老是喜欢把菜留下,真是浪费,去走走消消食!”我对妈妈的话不以为然,为自己又一次逃过吃蔬菜而沾沾自喜。
初夏,高温天气来得猝不及防,热浪瞬间席卷了整个城市。爸爸妈妈有事出门了,吃过午饭我便“包袱款款”地去奶奶家了。刚一开门我就扯着嗓子喊:“奶奶,我来啦!”“哎,乖乖你等一会儿,我马上来啦!”奶奶的声音是从阳台那儿传过来的。我循着声音跑过去,原来奶奶在莳弄她的“小田地”呢!泡沫箱如同卫兵一样排列整齐。不知是怕蔬菜们“着凉”,还是怕顽皮的鸟儿觊觎自己的劳动成果,奶奶细心地为每个泡沫箱筑起了“小房子”。在阳光下,奶奶莳弄蔬菜,汗水偷偷地沿着脸颊“溜”了下来。我也感到热得难耐,赶紧向屋里面走,一边走还一边招呼着奶奶:“奶奶快进来吧,外面太热了!”奶奶一边笑一边说:“没事儿,奶奶不热,把这些蔬菜莳弄好了,你就有‘绿色’蔬菜吃了!对了,奶奶之前拿去的菜好吃吗?”那些被倒掉的青菜突然“闯进”了我的脑海。我红着脸,含含糊糊地说:“挺……挺好吃的。”汗水一滴一滴填满奶奶脸上的沟壑,又渐渐浸湿衣襟。那汗水也浸润、滋养了我的心田。我感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头,让人难受不已。
从奶奶家回来后,我对蔬菜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从视如敝帚发展为视若珍宝。妈妈惊叹于我的变化,觉得她的“节约论”起了作用。只有我心里清楚,是印刻在我头脑中的画面改变了我。于我而言,“勤俭节约”四个字不再只是躺在书册中的方块字,更是切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