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优秀作文 >

说通感

时间:2020-07-23 18:15:18作者: 代泰鸿

王亦川

在《桥之美》中,吴冠中用了这样的两句话来描写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第一句中,密不透风的芦苇中显现一座石桥,这是视觉,用“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的心理感受,写出了江南水乡的芦苇中显现石桥的舒畅;第二句中,桥身和水波的协调是视觉形象,用“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的听觉感受来表现,写出了江南景色中桥身和水波的协调。两句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通感不是哪一个人想出来的,也不只是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是人们在生活中早就有了这样的感受,因此用得十分普遍、自然。譬如“热闹”“冷静”“响亮”“酸臭”等,无一不是用了通感手法的词语。

通感看起来好像比喻,其實区别很大。比喻是借助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通感是根据事物的相通性。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浮动完全相同,那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也可以看作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诠释。

作文投稿

说通感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