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怡
我曾经做过一件“不光彩”的事,至今回想起来还挺后悔。因为,我辜负了爸爸妈妈对我的信任和期待,也愧对于爷爷奶奶那份痴心的疼爱。
记得上小学时,我是走读生。妈妈每天给我五元早饭钱,吃了早饭,我便没钱再买零食了。虽然早饭能吃饱,可零食也是我的最爱啊!我心想:妈妈也太抠门了!竟这般对待她唯一的女儿,公理何在呀?哼,我可不是这么好打发的!
一天早上,我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爷爷奶奶的钱包不是放在衣柜里吗?正好他们晨练不在家,我拿个十元、二十元的,估计他们也不会发现吧?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在激烈地争执着,一个理直气壮地说:“你这个老师面前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决不能做这种偷偷摸摸的事!”另一个振振有词地狡辩道:“哎呀,拿爷爷奶奶的钱能算偷吗?再说,他们未必就能发现,你就勇敢地尝试这一次吧!”前者一时语塞,后者占了上风。我四顾无人,便蹑手蹑脚地走进了爷爷奶奶的房间……
拿着到手的二十元钱,我的心中像揣了个兔子似的怦怦直跳,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惴惴不安的情绪复杂地交织着。我担心被爷爷奶奶发现,一上午都没敢把那二十元钱花掉。
中午回家吃饭时,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妈妈依然忙碌着将饭菜端到我面前,奶奶用温和的目光示意我快快吃饭。看似一切都没有什么变故,看来这次行动成功了!我收拾好自己忐忑的心情,胡乱地填饱了肚子,可不知怎么,嘴里的饭菜一点儿也品不出味道。
下午来到学校,我径直去小卖部买了一大包零食,请我的几个“死党”美餐了一顿。放学时,妈妈破天荒地来校门口接我,只见她脸上的表情有些异样,我的心不禁紧张了起来。
跟在妈妈的身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大家都不说话,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妈妈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对我说:“欣怡,妈妈问你件事,你要如实回答。”我的心里直打鼓:妈妈要问什么呢?该不会是我拿钱的事被发现了吧?我的手心开始冒汗。
“你……是不是偷拿奶奶包里的钱了?”糟了,难道真的被他们发现了?我该怎么办?死不承认?对!反正当时也没人看见我拿钱,凭什么算到我头上?想到此,我矢口否认道:“没有啊,钱不是我拿的。”我虽然故作镇静,但内心的虚伪和害怕却掩饰不了,眼睛也不敢直视妈妈。“走,我们回家,妈妈相信你!”妈妈竟然把我的心虚看成了委屈,轻易地相信了我。
回到家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面色凝重地坐在沙发上。爸爸似乎想说些什么,可还没开口,妈妈就抢先说道:“我问过她了,钱不是她拿的,你们再到别处找找吧。”“不可能吧!我倒是愿意相信她,可除了她还能有谁呢?我就不相信是咱家里进贼了!”爸爸生气地嚷道。我知道无法抵赖了,便一言不发,任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奶奶见我哭了,责怪爸爸道:“瞧你这牛脾气!孩子知道错了就行了嘛,你这是生哪门子气呢?”爸爸不吱声了。爷爷接过话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其实我们都是爱你的,你差零花钱,告诉爷爷奶奶呀!这次不是爸爸非要怀疑你,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孩子,请你千万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不经允许就决不能拿;再者,为人要诚实,做了错事,就要敢于承认并改正。”
爷爷的一席话,说得我无地自容。是啊,平时的我就像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妈妈工作那么忙,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学习上耐心地辅导我,爷爷奶奶对我更是宠爱有加,凡是好吃的总要留给我,凡是合理的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我,而我卻做出了愧对他们的事……想到这里,我难受极了,悔恨的泪水从我的眼角恣肆地滚落下来。我边哭边说:“爷爷,我错了!我不该偷拿你们的钱,更不该骗妈妈!请你们相信,我再也不会了!”
“啪啪啪!”爸爸妈妈带头鼓起掌来,爷爷奶奶也跟着为我鼓掌。爷爷欣慰地说:“这就对了!知错能改才是好孩子,我就知道我们家欣怡是好样的!”随后,我被奶奶拥入了她温暖的怀中……
那一次,我真的非常后悔,但又十分庆幸。后悔的是,我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庆幸的是,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有错就改,诚实为人。我将永远铭记爷爷的教诲,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评点】
作者通过展开回忆,娓娓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不光彩”经历,抒发了自己的悔意,实现了一次成长。文章在人物刻画方面,十分生动形象,描写两个小人在脑海中辩论,充分体现出作者年龄特征的同时,又呈现其当时纠结的心理活动;运用对话描写,使信任作者的妈妈、严肃正直的爸爸以及疼爱作者的爷爷奶奶跃然纸上。总体来看,本文叙事清晰,首尾圆合,借爷爷的话引出“有错就改,诚实为人”的道理,使主题得到自然升华。
那一次,我真后悔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