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欣
下午放学时,数学老师说明天上午要给我们来一个小测验。于是,我飞快地往家走,想早点复习功课。突然,半路上有同学约我去踢毽子,我便把测验的事抛到九霄云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我们玩得太高兴了,忘记了时间。等我发现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天啊,我这才想起明天要测验,扭头就往家跑。
到家时天色已晚,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突然,我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离谱的想法:明天一早把数学公式抄在手上,这样就可以顺利过关了。
第二天,我把公式抄在手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进了教室。数学课开始了,我紧张地盯着老师,心里忐忑不安。试卷发下来了,我大致看了看,发现题目不太难。当做到最后一题时,我一看,全是数学公式!还好,早有准备。我趁老师不注意,迅速往手上看了一眼,把公式写在试卷上。下课后,我悄悄地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把手洗干净,然后才松了一口气,走开了。
转天,试卷发了下来,啊,鲜红的100分!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顿时,我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心里美滋滋的。然而,当我沉浸在欢乐中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声大喊把我拉回了现实。原来,是我的同桌揭发了我,她站起来说:“老师,她作弊了!”我的脸一下子变热了,刚才得意的感觉也消失了。我一再给同桌使眼色,她却装作没看见,继续说了下去……老师愤怒地瞪着我,同学们也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我羞愧极了,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作弊的后果。
原来,因为我考试时紧张,手心出了汗,把公式印在了桌子上,所以被同桌发现了。
结果可想而知,我又重考了一次。唉,投机取巧的下场很惨哪,大家可千万别尝试啊。
美中不足
本文叙述了自己第一次作弊的前因后果,描写生动,感受真实,相信会使同学们引以为戒。然而,习作的不足也很明显:一、文中详细叙述了作弊的原因和过程,对作弊的心理却一带而过,其实,后者才应是叙述的重点。二、结尾过于仓促,第一次作弊有什么可吸取的教训,几乎并未言及。这篇习作的主旨是什么,要说明什么道理,尚需小作者深思。
(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