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活中迸发习作的火花

时间:2020-06-29 10:35:01作者: 爱又夏

陈建军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习作教学提出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习作教学,一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应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来写;三是鼓励学生选择和运用喜欢的表达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清楚、写具体。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多以写人记事为主。而我们所写的人,应该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人;所写的事,应该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是自己亲自做过或者亲眼看到的;所写的景、所状的物,也不能凭空捏造。所有这些,都来源于我们平时的生活,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细心的观察、体验、感悟和积累、沉淀。

因此,习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将习作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在充分体验、不断感悟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迸发创作的火花,从而体味到习作的快乐,体味到成长的快乐。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一说到习作便头疼、无措,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习作素材,找不到可写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么他们就有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材料,也就能够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学生的习作自然就会少一些生编硬造、无病呻吟了。

比如,写介绍家乡美景的作文,由于范围太大,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春天开花,夏天葱郁,秋天叶落,冬天飘雪”,毫无创新与惊喜。又如写一件事,学生往往不能写清事情的经过,不能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准确、细致的描写。这都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某些细节,比如今天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明天目睹了一件让人感动(惊险、愤怒、伤心……)的事情,又或发现了某个秘密……这些观察发现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一定触动,因此,可鼓励学生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及时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个标题,几个词一段话),那么到了习作的时候便可信手拈来,有内容可写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灵感

当前的习作教学,很多时候会变成对学生的一种要求,一种负担。多数学生对习作不太感兴趣,不会主动地进行习作。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常常会创设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迅速进入习作的状态,把表达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

1.习作指导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作文。我们的习作指导首先要 “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在习作课前一周,甚至几周就根据习作要求,作好安排,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有目的地搜集信息,进行汇报。学生搜集与汇报的过程,其实就是为正式习作做准备的过程。比如让学生写春天,不妨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春游活动,让他们走近春天,观察春天,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能发现与书本里不一样的春天,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春天。

2.把活动带入课堂

怎样让学生习作“求真、求实,表达真情实感”?我们不得不反思。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才能爆发创作的火花。课堂上,组织学生参加“吹泡泡”比赛,绝招比赛,吃苹果比赛等等,学生兴趣盎然,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的动作、神态,说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在小组内互相评一评,补充补充,写作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3.真实地再现生活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积极地表达生活,他们就会把习作当成一件很快乐的事。

比如,指导学生写“我学会了 ”,不管是学会了做饭、扫地,还是学会了骑车、溜冰,都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都非常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展示自己的本领,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也分享自己的其他感受。又如,指导学生写“第一次 ”,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因为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只要他们闭上眼睛,往事就会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习作的灵感便会喷涌而出。

三、体验生活,表达情感

生活是不断体验的过程。不同的人,经历不同,认识生活、捕捉生活的能力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会不同。我们提倡个性表达,提倡自由表达,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让人眼前一亮,不落窠臼,并且取材广泛不空洞,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自己受委屈了,要懂得用习作的方式进行表达;看到不道德的事了,懂得用笔当“武器”表达自己的观点;做了一个惊险的梦,要善于写下惊险的片段,让大家分享;生日会上的幸福美妙,用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只有源于生活的东西才是最美丽的东西,才最易于走进人的心灵深处,才会有“一石击起千层浪”的心灵碰撞,才会绽放出顽强的生命力。

总之,习作教学是学生的一种自主表达,个性表达,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们成为成长中难忘的经历和记忆。

作文投稿

于生活中迸发习作的火花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