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联想为文章锦上添花

时间:2020-03-20 16:35:05作者: 从高原

  考场试题

背影  构思引路

记得以前读过这样一首诗,“我从岁月那里偷来生命,它却说一半来自于你;我从春天那里获得年轻,它却说得让你先老去;我从命运那里赚得幸福,它却说多亏你的苦难。”这首诗说的,就是父亲。提起“背影”,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情深。背影,无处不在——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背影:慈爱的母亲关门的背影,古板的爷爷咳嗽着的背影,严厉的老师伫立的背影,快递小哥忙碌的背影,保安叔叔威严的背影,陌生人远去的背影……

学习中,我们会认识不同画面的背影:关羽大意失荆州后灯下的背影,陆游背起行囊颠沛流离的背影,郑和下西洋夕阳下海天交接处的背影,毛主席指着地图时的背影……

想象中,我们会描绘出不同形态的背影:小草在风雨中摇曳着的背影,小狗不忍离去摇着尾巴的背影,精卫填海时那飞翔着的背影,夸父逐日时不知疲倦的背影……  点石成金

如果把“背影”描绘成画面,再加上一点感悟或联想,相信文章会更美,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首先,选择动情处的“背影”,进行细节刻画。最能够打动读者的,肯定是发自于我们内心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往往需要借助于画面的渲染或细节的刻画。“背影”也是这样,不管是选择写谁的“背影”,只有运用细节刻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以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片段为例: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这一段,写的是父亲穿过月台给“我”送橘子时的画面。父亲的衣着,三言兩语就表达清楚了。而父亲穿越月台,却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刻画,你看,“攀”“缩”“倾”“抱”等动词,像摄像机一样,给我们完整地再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当然了,刻画“背影”时,不仅仅是可以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还可以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声音描写等。选择能够打动人的关键画面,再运用细节描写,将之呈现出来,文章会显得生动形象起来。

第二,根据“背影”展开联想或想象,表达情感或感受。当“背影”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为什么会动情?那是因为“背影”可能激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涟漪,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事情,触发了一些思考,当把这些事情或者思考写出来的时候,“背影”的象征意义或者表达的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请看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背影》的片段:

夕阳下,爷爷那瘦小的身影显得那么无奈,那么孤独。爷爷老了。以前,他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挺拔,他拉着我的手在草地上健步如飞,我常常坐在他脖子上让他背着我漫步……如今,他的步履蹒跚了许多。可是我还那么对他说话,那么对待他,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扶他上楼,陪他多说说话,应该将书包抢过来,挽着他的手一起回家……

爷爷的背影,给了小作者太多的感受,让小作者想起了爷爷曾经陪伴自己走过的时光,对比起来,感悟到自己的不懂事,于是有了一些想要行动的想法。

描摹事件,会让“背影”变得清晰起来,动感起来。而在事件中穿越联想或想象,“背影”会变得更加有思想,有味道。  实战演练

背  影

文/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六(2)班   赵亦朵

那天晚上,刚上完舞蹈课。

由于前几天感冒发烧,加上运动会时为班上同学喊“加油”,又为校广播站念稿,嗓子已经嘶哑了。

爸爸站在门口等我,我叫了他一声。

爸爸有些惊讶地抬起头,关切地盯着我问:“嗓子怎么了?”

“哑……哑了。”我喉咙动了动,轻轻地吐出两个字。

“我们去买点药。”不由分说,爸爸牵着我的手,去了临近的一家药店。

买好药,我跟在爸爸后面,一起去收银台付款。

“37元。”随着“嘀”的一声,收银员念了出来。

“好,请稍等。”爸爸连忙从口袋中摸出一卷零钱,展开、铺平,还不时地用手压一压,那动作似乎已经操作过很多遍了,显得老道、娴熟。

爸爸的头低着,小声地数着零钱:“十块、十五、二十……”

逆着灯光,我猛然发现,爸爸的头上赫然闪现着许多冒出来的白发,它们躲藏在黑发之中,若不是那灯光,我恐怕也无法看得那么清楚。

“走了,还发什么呆呢?”爸爸推推我,又一把拉着我的手,往外走。

爸爸头上的几缕白发,显得那样的刺眼。而他侧着的背影是那般的消瘦,在夜风中,竟然让我觉得,似乎一阵风就可以吹倒。

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爸爸老了,在忙碌中老了——

弟弟的到来,让家里的开销更大了一些;妈妈在家里带弟弟,还请了两个阿姨,照顾弟弟和我。爸爸的压力可想而知,周末加班也成了一种常态,还经常工作到半夜,身体也大不如以前,腰疼、脖子疼……

“给。”爸爸转过身来,递给我一片护嗓含片。

我忍着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从爸爸手中接过了药……

点    评

父爱如山,父亲往往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很少关注爸爸,总是觉得爸爸忙碌而艰辛的付出理所当然。可是某一天,当你发现爸爸的身躯消瘦了,当你发现爸爸头上的白发隐现,当你发现爸爸脸上的皱纹突显……你不禁会深深感叹:爸爸也老了!通过写爸爸的白发与背影,引起了小作者的思考与联想,细腻的笔触,将深沉而伟大的父亲形象描写得真实感人、入木三分,让人久久回味。

(指导老师:赵卷卷)

背   影

文/湖北省武汉市阳光喔学校六年级    黄君怡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背着书包,东瞧瞧,西望望。

渐渐地,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个街头少年的身上。他穿着打着几个大补丁的衣服,缓缓地推着车,明亮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里,黑黝黝的皮肤,和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似乎察觉到有人望着他,便停了下来。

“看好戏啦!各位大哥、大姐千万别错过哟……”他开始吆喝起来,声音里带着浓厚的鼻音。

“什么好戏呀!会不会是骗人的?”

“又是什么杂技?”

“去看看吧!”

……

少年并没有理会那些小声的议论,把一根钢筋从车上猛地抽了出来。他把袖子往上一挽,用手把头上的汗擦得干干凈净,继续喊道:

“本人展示独门绝技,不看白不看呀!”

我前面的几位挎着菜篮的老奶奶围了过去。

我也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随着人群凑上去。

少年开始表演了。他蹲了一个马步,然后把钢筋架在脖子上,像电影里的大侠,开始运气,只见他手上、头上青筋暴起,牙齿紧紧地咬着,发出“嘶——嘶——”的声音。我看见,他的脖子上被勒出了一条又红又紫的印子。我也惊讶地发现,那长长的钢筋竟然弯了,在少年的脖子上套成了一个圈!

“还真是有本事!”

“可怜的孩子!”

一位老奶奶心软了,拿出五元钱,放进了少年的口袋里。

“妈妈,妈妈快给我十元钱。”一旁的小女孩接过妈妈递来的钱,飞快地把钱递给少年。

人群渐渐散去,少年也收拾好东西推着车走了。

少年的背影有些佝偻,被阳光拉得好长好长……

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由得思考起来:他应该是和我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才对呀!他的爸爸妈妈呢?他一个人四处漂泊吗?也许,这就是他的生活,他用自己的双手在劳动,他也想创造美好的生活。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点    评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就像文章中的少年一样,在大街上用杂技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精彩。而小作者用一颗善于发现的心,采撷了生活中的这一朵美丽的浪花,并用细致入微的笔触给我们描摹出来,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把感悟融入其中,使得文章更值得好好品读。

(指导老师:赵卷卷)

作文投稿

让联想为文章锦上添花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