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矽肺病在工伤鉴定中,符合《工伤鉴定标准》七级伤残 第45条肺功能轻度损伤。鉴定为伤残七级,属于比较严重的伤害,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基金,医疗费用相关费用全部报销等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扩展资料
工伤赔偿流程:
1、首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假如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尘肺病工伤认定标准是
1.
一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2.
二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
3.
三期尘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毫米,短径不小于10毫米;
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小阴影聚集;
一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9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四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五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六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七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的等级需要看烫伤的位置、面积、遗留的疤痕以及烫伤对身体其他功能性的影响。具体能评到几级伤残,需要根据烫伤局部部位严重程度等信息决定。建议患者最好就自身情况去咨询当地伤残鉴定机构。一般根据烫伤的深度,不能准备的确定伤残级别的。
建议还是先积极的治疗,等创面愈合恢复以后,看有没有引起功能性的障碍,然后才能去见伤残中心鉴定伤残的级别。但是烫伤达到了三度的话,差不多可以达到这个第三级伤残等级。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最重,十级最轻。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流动受限;
c. 断续工作;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脱臼的工伤属于几级工伤
工伤肩膀脱臼评定为十级伤残的可能性大,除工伤医疗和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之外,享有以下待遇:1、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答:
1、大概9级吧。
2、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还可以获得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多少,与自己的月工资数额有关。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般是算4级伤残的。
手掌断了,但断的部位不同,断法不同,评定的伤残等级不同。
如一手肘以下缺失,可以评定为五级伤残;肘以上缺失,可以评定为四级伤残;长管骨骨折,只可以评定为九级伤残。
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第16条之规定,面神经损伤致使部分面肌瘫痪影响面容及功能的,构成轻伤。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16条之规定,
面神经损伤造成一侧大部面肌瘫痪,形成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的,构成重伤。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划分依据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流动受限;
c.
断续工作;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根据你的描述的一般为4级。具体情况要等伤残鉴定结果以后才知道。
应该向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鉴定委托书的申请。在向鉴定机构申请鉴定之间,首先需要出具工伤鉴定委托书。对于工伤鉴定,职工一定需要引起重视,工伤鉴定是确定职工工伤等级的唯一方式。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