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荨麻疹治疗相对容易,而慢性荨麻疹治疗时间则需要延长。
1、食物。无论动物性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羊肉、奶制品等,还是植物性食物,如菠萝、蘑菇、蚕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荨麻疹,但以动物性食物和奶制品诱发荨麻疹为多。食物中的添加剂,如孩子们常爱吃的冷饮、汽水、雪糕、糕点、巧克力等食品,因其广泛含有食物添加剂,常是慢性荨麻疹的不可忽视的诱因。
2、药物。约有14%的药物性皮炎表现为荨麻疹,可见药物是导致荨麻疹的重要原因。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及青霉素类,其次为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痢特灵、阿司匹林等退烧药,镇静安眠药,无论内服还是静脉或肌肉注射,均可诱发荨麻疹。
3、感染。各种感染,尤其小儿患各种感染常合并荨麻疹,如化脓性扁桃腺炎、中耳炎、脓皮病、牙疼、齿槽脓肿,上感、咽炎、肝炎、寄生虫病,胃肠炎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4、理化因素。如寒冷、炎热、日晒、挤压、摩擦、搔抓和潮湿等常常引起荨麻疹。
5、吸入或接触物。如花粉,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动物的皮屑及羽毛、虫咬、穿的化纤织物等。
6、输血及血液制品。各种抗毒血清、球蛋白、白蛋白等。
7、精神因素。如过度紧张、失眠等。
8、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
编辑本段
小儿荨麻疹的5项护理措施
1、不让孩子用手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可用冷敷减轻瘙痒感,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清洗皮肤;
2、注重营养均衡,患儿不宜食用过多高蛋白质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鲜类的食物;
3、注意卫生,家庭防螨很重要;避免孩子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草丛等处活动;
4、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引起寒冷性荨麻疹;荨麻症患儿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免对患处造成刺激;
5、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麻辣烫和火锅虽然味道鲜美, 但也暗藏伤害。专家建议食用时不得不防:
1.麻辣烫的锅要及时清洗:普通铜锅停用后,易生长一层薄薄的绿色铜锈,因此清洗工作要做好;
2.锅底火一定要旺:如果不等烧开、烫熟就吃,病菌和寄生虫卵未被彻底杀死,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3.吃麻辣烫和火锅不能太烫: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导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
过于肥腻,容易导致高血脂症、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口腔溃疡、牙龈炎和痔疮等疾病。建议清淡、辣度适中;
4.火锅涮汤不能喝:火锅汤久沸不止、久涮不换。肉类、海鲜中所含嘌呤物质多溶于汤中,千万不能喝涮汤。因为高浓度嘌呤经肝脏代谢,会产生大量尿酸,易引起痛风、关节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损伤肾功能;
5.吃麻辣烫及火锅,室内要通风:通风条件不好,会发生头晕、精神不振等。
吃麻辣烫可以选择以下饮料:
碳酸饮料:虽然它们除糖分外,含其他营养成分很少,但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助消化,并能促进体内热气排出,产生清凉爽快的感觉,补充水分的效果也较好。
果汁饮料: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分泌、助消化,还可使小肠上部呈酸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但控制体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要注意选用低糖饮料。
蔬菜汁、乳品和植物蛋白饮料:如酸奶、杏仁露、椰汁、凉茶等,适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酒类:最好喝点白酒或葡萄酒,可以起到杀菌、去膻的作用,最适合涮羊肉时吃。
到了冬季,火锅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而火锅的花样也层出不穷。但专家提醒,食用火锅不当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疾病。
据专家解释:许多火锅原料中含有大量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嘌呤,而大量食用含有嘌呤的食物,就会诱发痛风。同时,若吃火锅时大量饮酒,酒精会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的排出,这也是成为诱发痛风的原因。另外,火锅是高热量食物,口腔和消化道经常遭受或麻或辣的火锅的刺激,口腔黏膜或消化道就会遭到破坏,最常见的就是咽喉肿胀、口腔溃疡或出血、口腔疱疹,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此外,吃火锅还能引起其他疾病,如不洁的肉类、贝类若未煮熟食用,很容易使潜藏其中的寄生虫卵进入体内而导致各种寄生虫病。
据介绍,吃火锅注意食物搭配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素,其性大多偏寒,吃火锅时多放些蔬菜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但若将蔬菜煮得时间过长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种豆制品,在火锅内适当放些,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还可发挥石膏清热消火、止渴的作用。麻辣火锅虽然能给人不错的味觉,但对胃肠损害很大,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最好吃清淡点的海鲜火锅或菌汤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