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支气管扩张 >

有网友留言问:支气管扩张能够治愈吗?

时间:2023-10-13 08:57:46作者: admin

由于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所以内科及介入治疗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却不能完全治愈。对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外科手术才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治疗手段。

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多起病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导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致的一支或多支支气管不可逆扩张,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

临床症状

一、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

痰呈黄色或者绿色,伴厌氧菌感染时痰液有臭味。轻症患者每天有少量黄痰,重症患者痰量一天可达数百毫升,痰液静置后可有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粘液、下层为黄绿脓块,甚至是痰中带血或咯血痰、血块。常与体位改变有关,患者早晨起床时和晚上睡觉时咳嗽、咯痰明显加重,会感觉呼吸困难、乏力。

二、
反复咯血

5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量可分为痰中带血、小量咯血甚至大量咯血。部分患者以咯血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症”。

三、
反复肺部感染

如果肺部出现慢性感染及反复恶化,患者则表现为高热、胸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除此之外,也有的患者前期无症状,只有经过健康体检才发现。

四、

其他症状

支气管扩张症如果反复继发感染,患者会有发热、气急等症状。有的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的,会出现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

五、

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因合并感染会引起肺炎、肺脓肿、脓胸、脓气胸等。有一些重症患者可并发肺气肿,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气急或口唇紫绀;晚期会出现下肢水肿、胸腹腔积液等心力衰竭表现。

总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由轻到重程度不等,多和患者肺部病变程度和病程长短有无出现并发症相关。一旦诊断了“支气管扩张”,我们既不能忽视它,也不能害怕它,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就能和它“和平共处”。

检查

如果出现反复咯血、咳嗽、咳脓痰等病史,应该首先考虑支气管扩张诊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考虑进行胸部CT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RP、血沉,以了解有无咯血导致的血红蛋白下降、炎症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基础状态。

查动脉血气分析进一步明确有无呼吸衰竭。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舒张试验检查以了解肺功能受损情况,支气管扩张常见的肺功能提示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障碍,舒张试验评价气道是否存在可逆性痉挛狭窄。

气管镜检查用以明确咯血部位或除外阻塞(包括ABPA),但是大咯血期间无肺不张并发症时,一般情况不推荐常规进行气管镜检查。

另外,心电图、心脏超声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治疗

目前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包括体位引流、祛痰剂、纤维支气管镜引流排痰、支气管扩张药、抗菌药物等。

对于大咯血患者,如能耐受手术,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如不能耐受手术,则可选择介入治疗。

由于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所以内科及介入治疗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却不能完全治愈。对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外科手术才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治疗手段。

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早期阶段,病变多局限于一个肺段内,进行单纯的肺段切除即可。

由于人们对支扩的认识不足,认为支扩只是内科病,很多患者认为“消炎”就好了,而忽视了早期进行外科手术干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病情发展,病灶可能扩散至相邻肺段,甚至跨肺叶的不同肺段,这种情况在过去是不能手术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已能在胸腔镜下对同一侧不同肺叶上的多个病灶进行高选择性肺段切除,打破了原来手术的局限性。

稳定状态时:支气管扩张在稳定状态时一般不需要治疗,偶有咳少量清痰,可以口服祛痰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出现加重时:一旦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咯血等症状时,需考虑使用药物甚至到医院就诊。轻症患者可以使用口服药物,重症患者则需要使用静脉用药。

预防

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支气管扩张重要的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幼年期间的麻疹、百日咳、鼻窦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对于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另外异物吸入、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支气管阻塞性疾病易继发支气管扩张,故积极治疗,缓解支气管阻塞也对于支气管扩张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烟雾及有害粉尘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