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防呼吸道疾病 预防感冒,防止疾病发作或复发。某些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起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或复发的重要诱因。因此,预防感冒能明显减少或减轻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预防措施有几种,如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房间用醋熏蒸平时多食大蒜这类食物或饮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还可坚持冷水洗脸、练太极拳或保健按摩等。
2 避免支气管刺激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对外界各种理化刺激(如冷空气烟尘及有害气体)特别敏感。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常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剧烈咳嗽、喘息以及呼吸功能减弱。
戒烟 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当患有支气管炎后继续吸烟,常可加重对支气管的刺激。国内相关调查证明,吸烟人群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比不吸烟人群高2~4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因此,必须强调戒烟。
防寒 寒凉空气是呼吸道的重要刺激因素。据观察,在气候寒凉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内变性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因此,该类患者应避免寒凉刺激,冬天多穿衣服,保暖甚为重要。
注意空气质量 目前,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的增高与工业化所引起的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据上海、沈阳等地的调查表明,接触工业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工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远比无此接触史者高。在大气污染源一定半径范围内污染区的居民患病的概率也较非污染区的居民高。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选择空=清新、无大气污染的环境生活。
避免接触过敏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吸入某些物质后,可引起急性发作,这些物质称为过敏原,如花粉、棉闭睁谈尘、羊毛、粉尘、细菌、真菌、虫类毒素、某些食物(乳、蛋、鱼、虾等)、化学物质、气体或药物等。因此,这类患者应尽早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以防止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
3 减轻呼吸道阻塞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痰液分泌增多时,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应鼓励患者咳出痰液。正确的咳嗽方法是轿碰:先深吸气,然后关闭喉头,使胸腔内负压维持一会(约1秒钟),再收缩腹肌做咳嗽动作,同时将喉头打开,即可使痰液随喷出气流排出。如患者痰液较黏稠而难以咳出,则可大早梁量饮水,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但饮水最好在上午,下午少饮些,晚上不饮,以避免夜尿过多。如痰液量较多,则可进行体位引流,一般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枕放于季肋下,呈嘴低胸高状,引流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2~4次。引流时,可做胸壁按摩,以助排痰。胸壁按摩方法如下:手握成杯状,叩击胸壁数次,然后用手掌按在病灶相应体表部位,于呼气时采用震颤法,重复3~5次即可。引流后,患者可改为仰卧或俯卧,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使痰液最大限度地排出。
4 控制呼吸道感染 炎症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刺激因素,在预防感冒以减少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对已发作的支气管炎应及时控制,通常选用抗生素治疗,但需避免因抗生素长期使用
而产生耐药性。对病毒类炎症(如支原体感染),可采用清热、解毒、化痰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它的预防。 吸烟拿辩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被动吸烟也将明显损害健康,所以应提倡停止吸烟。 戒烟虽不能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患者完全首敏闷康复,却可以明显延缓病程发展,使肺功能损害得者弯到部分恢复。 消除或改善大气污染也是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另外,合理的营养、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都有益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