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铁权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婉几句好音。”我们生活的时代,多么美好。美在青山,美在河流。红艳艳的花,绿茵茵的草,春天播种的歌,秋天收获的画,这些美,愉悦人的眼目,滋润人的心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学的芳草地,去观察、感受、体味、表达、抒发。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未提笔先发愁,总会感到茫然一片,苦于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无话可说。鉴于此,本文从写景角度谈谈作文中的写景五法。
一、善于概括,大处着眼眼界宽
天之无垠,地之无边,山之博大,水之缠绵。人处于瑰丽的自然山水之中,怎会没有景色可以入文呢?
语文老师,就像一名善良而睿智的老船长,在合适的时间,领着学生去踏一段青,登几处山,趟几条河,灵感自然泻于笔端。试想,春风拂面的感觉,在教室里能想象出来吗?浪花抚摸小腿的感觉,谁又能用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呢?带领着学生,去生活的深处,去慢慢咀嚼,去细细感受,学生的眼界自然会大大拓宽。请看学生观后的习作:“蓝天的花园里,上帝多姿多彩的鲜花尽情地呈现着仙姿和雅态。云花的手帕下,大山柔和的线条与上帝的花朵显得那样亲昵……”
二、精于分层,条理清晰文清雅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可以包罗万象,尽收眼底,但落于笔尖的智慧,却需要细心梳理,耐心甄别,使笔下的景色疏朗有致而不是杂乱无章。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出层次,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艳到浅等。
三、巧妙对比,笔下色彩自分明
写作中,对比形成反差,对比产生效果,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的作文,应该明确引导学生注意写景中巧妙使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强弱对比,清浊对比等。
四、形象合理,笔下精致自玲珑
天之舒展,自有云之优雅;山之磅礴,自有花之娇媚。其实本物之颜,自有作者之想象,才更多彩;本物之色,经作者思维提炼,才更感人。如大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火烧云的描绘和刻画,已经成了众人成诵的名篇。学生们有兴趣应多阅读名家佳作,最好能背诵一些名段。借他山之石,攻笔下之玉。
五、抓住特征,雕龙描凤自有神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一定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据说福楼拜要求他的学生观察众多的白马,而后描绘出别具特色的白马,一定要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是此白马而非彼白马。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树自生姿,花自成态,水自成波,波自成澜。
写作本无法,初学必依法,习作有律依,日久至真境。有法则神清,得法则心慧,无法则神灵。
诚愿每位中学生朋友都能早日走进从有法可依到自如无法的文学百花园,去享受佳趣妙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