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中作文素材 >

绝对素材

时间:2020-05-02 20:05:25作者: 南门水彤

话题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1

每一年,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相关作品的销量都会猛增。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分别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彼得·汉德克。消息一经公布,即刻点燃读者热情。据媒体报道,揭晓后仅20分钟,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网购平台的销量就达到前一周销量的600倍。

2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中国作家莫言身上。当年,在他获奖后,其多部代表作品在书店里卖到脱销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于是,有不少人认为,关注诺贝尔文学奖、阅读获奖作品就是“蹭热度”“跟风”。

3

诺贝尔文学奖毕竟有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虽然对于很多获奖者个人品格的争议从来没有平息过,但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却很少会被质疑。

所以,诺贝尔文学奖这块“金字招牌”,受到怎样的重视也不为过。更何况,诺贝尔文学奖的视野,当然要比一般读者宽阔得多。2018和2019年的得主揭晓后,相关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但平心而论,能触及其创作核心的文字,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还没有读过他们的大作。因此,想要领略获奖作品的风采,最好还是到文本里去寻觅。

延伸:

现下,各类鸡汤学、成功学读物仍然充斥于图书市场,各类书籍的质量参差不齐。对普通读者来说,想要不被各种营销伎俩“忽悠”,认认真真读一本好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如此,好好读一读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又有什么不好意思呢?

诺贝尔奖,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科学和文化水平的唯一指标。正如中国的科技发展不是靠屠呦呦来证明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不是靠莫言来完成的。说到底,诺贝尔奖,只是一个参数,从来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时事

谈孝顺:从来不是私事

陕西安康旬阳县日前发布通告,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整治忤逆不孝不良风气,根据《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将依法打击整治“子女居住在新房楼房中,任其老人居住在旧房危房中”“子女对父母老人进行歧视、侮辱、打骂、伤害甚至虐待、遗弃”等六种忤逆不孝的违法行为。

(摘自2019年7月19日《北京青年报》)

【点金】客观地讲,同样谈孝,今时与过去已然大大不同。过去所讲的不孝,与物质匮乏有很大关系,而现在,存在生存之忧的老人,已然大大减少了。但也不必讳言,现在关于孝的问题依然存在。

道德与法律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对于写进法律的道德内容,更应该通过法律来维护。同样,对于忤逆不孝的行为,有必要绳之以法,而且不是被动,在很多时候应该是主动的。

孝与不孝从来都不是私事家事。严格说来,孝并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美德,而应当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做不到就应该受到惩罚。因此,姑且不论旬阳县認定的六种忤逆不孝是否还有商榷的空间,也不论其他地方是否应该借鉴旬阳县的做法,总之,通过法律来惩治不孝行为和维护孝道的价值,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因为用心,所以国产剧精品多了

2019年夏天,《宸汐缘》《长安十二时辰》《小欢喜》等优秀剧集先后成为热点,话题度不断走高,且在台网两端各有亮眼表现。

虽然今天的台网环境为国产剧的传播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剧可以在“速食化”“碎片化”的网络环境中随波逐流。能够获得观众认可的始终是作品精工细作打磨的品质与匠心。

(摘自2019年8月29日《光明日报》)

【点金】在媒介融合时代,观众对影视作品在故事情节、主旨情感等方面的欣赏水平并不因媒体平台的迁移而改变,严谨的逻辑情节、精心雕琢的视觉艺术是优秀剧集能从海量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前提,细节的极致追求才能锻造出更多真正的精品之作。

除了在细微之处打磨品质,在视觉盛宴之下,传统文化元素开始成为更多国产剧挖掘深度、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助力。基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这个新的传播阵地逐渐成为文化产品形成高效传播、便捷观赏、丰富审美的重要渠道。借助剧集在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年轻化表达,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得到呈现和传承;国产剧则可以在渠道拓宽的反哺中,通过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沉淀出更多文化意涵。

“快递学院”,也能出“状元”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快递学院”的揭牌仪式,全国首座培养“快递人才”的专业学院正式成立。据悉,快递学院由物流企业与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共同成立,这也是行业内第一家校企合作的“快递学院”。

此“快速学院”并不提供大学生课程,主要是针对快递员群体及快速从业者的技能教育,其中涉及技能培训、行业通识、心理学等。

(摘自2019年8月29日《广州日报》)

【点金】或许有人会质疑,专门为快递行业成立一个学院,是否有点“小题大做”。诚然,当前的快递学院课程还是以行业通识、安全管理知识为主,但这不失为快递行业技能教育的新尝试,向行业发出了培养新技能人才的积极信号。

如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细、专业,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一些看似冷门、小众的技能不仅走进人们的视线,而且成为“香饽饽”职业。

技能教育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企业需求,以此不断调整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此外,还可以发挥企业与高校相结合的优势,推行“工学一体化”的培训方式,既能培养专业对口的新技能人才,也能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炫富素材”竟可购买?

香车美女、豪宅美食、名人明星……当这些“高大上”的内容出现在你的朋友圈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也许只是通过几元钱购买的“炫富”素材?“朋友圈炫富”素材买卖已形成产业链,只需不到10元钱,就可拥有大量视频及照片,不仅可以打造“土豪”生活,美女帅哥头像也可以随便换,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通过“朋友圈炫富”素材满足虚荣心和利益的做法,需要承担巨大的法律风险。

【点金】购买“炫富素材”供朋友圈傍身,不管是出于虚荣心,还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很可能会得不偿失。不管朋友圈怎么迭代,对年轻人而言,关键是做自己,练好内功,要有“线下的自己更有魅力”的认知。朋友圈炫富,别被他们的光环晃晕了,越是炫富,不是越在暴露他们的浅薄无知?购买“朋友圈炫富”素材,只是在为自己的贫瘠加无知买单。有朋友圈炫富的心思、精力,还不如多学习多实干。物质加知识修养的馨香,才是真的富贵。 “跳绳训练班”背后不只是教育焦虑

跳绳简单,好处很多,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免疫力和肺活量等等。所以,跳绳被列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点项目,是每个年级孩子必须要达标的考核内容。据报道,在一些地方,有家长担心过不了“跳绳关”,花钱把孩子送往校外培训班,一堂课要200元。跳绳已经成了超越语、数、英三大学科的入学“第一关”,市场上专项提升跳绳技能的培训班十分火爆。

【点金】“跳绳培训班”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教育焦虑的存在。跳绳是一项稍加锻炼就能掌握的运动,即便一些孩子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只要勤加练习,也不会拖后腿。不过,“跳绳培洲班”背后不只是教育焦虑。如此简单的跳绳,难道仅仅是家长的原因,是一句“这里人傻钱多速来”就可以解释的吗?据某地一所小学的老师透露,跳绳是小学各年级的必考项目。正是因为可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评奖评优和升学,这才产生了“跳绳焦虑”。

对于各种培训班,尤其是像跳绳这样的培训班,家长应该放松心态,不要把神经绷得太紧,重视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生活

群主不是白当的

如今,随手打开微信,扑面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群聊。工作群、家庭群、同学群、会议通知群……微信群在给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指尖上的烦恼”。

近几年,利用各类群聊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屡见不鲜。一些群聊疏于管理,虚假信息铺天盖地,侮辱、诽谤的言论侵害他人名誉;也有不法分子利用群主身份组织传销、敲诈勒索、传播淫秽物品、宣扬恐怖主义,严重违反了公共秩序。2017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互联网组群服务管理规定》中对群主的管理责任进行了界定,即“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这无异于抓住了防患于未然的“牛鼻子”?

(摘自201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金】将群主确定为网络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绝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强人所难。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法律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既然群主拥有发布群公告、剔除群成员的权利,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塑造组织网络形态的能力,就应当肩负起群内信息监督和管理的义务。

当然,群主的管理責任也不能简单理解成“群成员犯事,群主连坐”。《互联网组群服务管理规定》第九条第二款指出,“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也就是说,法律对群组成员也是有约束的,害怕受到群友连累的群主,其实大可不必担忧。按照法律专家的解释,如果群组成员在群组内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群主尚未发现,或者说尚未进入群主的视野、群主还来不及阻止就被举报或被公安机关抓获,那么,组员违法是独自担责的。

说到底,无论是明确群主的监管责任,还是强调群成员的主体责任,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毕竟没有人希望生活在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环境中。

“生活自理”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

在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知道,竟然有三成学生不会。好多孩子怎么都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后来,不少孩子竞主动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让人大跌眼镜。

(摘自2019年8月28日《钱江晚报》)

【点金】系鞋带,这一再简单不过的生活技能,却难倒了杭州采荷中学三成的新生。试问,当学生面对生活中的些许小事都束手无策时,又何谈长大后去承担创业创新的重任?

这就要求教师、家长、社会形成合力,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是非观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自立自强品质的教育。通过教育,逐渐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认识能力。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社会劳动和其他劳动,让他们的自理能力得到适度锻炼,进而逐渐培养起自理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域外

中国成英国最具价值游客市场之一

英超、哈利·波特、音乐节、古堡、最美乡村……多元化的英国已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游必选目的地之一。在“脱欧”导致英镑贬值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到英国深度游。

“从商场购物到乡村旅游,再到电影、文学作品中的打卡圣地,我们想通过展示英国旅游的多元化,激发更多中国游客将英国列为‘必游目的地的首选。”英国旅游局首席执行官萨莉·巴尔库姆说。

目前,入境游每年给英国经济带来约260亿英镑收入。巴尔库姆说,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出境游市场,这对英国来说意味着巨大商机,“我们希望为中国游客提供世界级的旅游体验”。据英国旅游局预计,2020年中国游客在英国的消费额将达10亿英镑。

(摘自2019年10月15日中国侨网)

【点金】享受自然美景、接受文化熏陶、休闲放松……国人选择去英国旅行休闲,英国就用优质的服务带给我们更好的旅游体验。双赢,双丰收。

华文媒体:向世界解读中国发展史

近日,位于河北省正定县的塔元庄村村史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当天,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代表陆续来到这里参观访问。

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一个个生动的模型,丰富多样的展品展示了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从积贫积弱到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参观的过程中,华文媒体代表不时举起手机和相机拍摄,争相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资料。

【点金】想了解我们中国怎样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且过去我们的中国走了怎样的路,这个不光是我们中国后代自己要了解,在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中国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这些资料。

美媒:汉服,中国古老的时尚正在回归

当张灵珊(音)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电视剧中人物穿的古代服装令她着迷。“当我看到它(汉服)时,我就喜欢上了它。”19岁的张是中国日渐兴起的汉服爱好者之一。

尽管仍不是主流服装,但如果你在中国大城市的街头走过,就有可能看到身着长袍、交领和宽袖的汉服爱好者。中国各地已出现汉服店、汉服设计师和研究人员,甚至出现了出租配饰和全套服装的摄影工作室。近年来,汉服销售额急剧增长,汉服产业的市场总规模估计达到10.9亿元。汉服爱好者团体和大学社团经常会举行一些主题活动。

(摘自2019年10月14日《环球时报》)

【点金】或许可以这样来解读——许多人认为汉服是弘扬中国文化和提高民族自尊心的一种方式。如今我们不认为中国是落后的,因此,穿着汉服是年轻人展现自己和国家自信的方式。

人物

蒙哥马利:把懦大鼓励成强者

蒙哥马利是二战期间最杰出的英国将领之一。

1942年,蒙哥马利率军在阿拉曼战役中与德国的装甲军团展开搏杀。因为德国的坦克非常厉害,于是刚开始,蒙哥马利的军队节节败退。后来,蒙哥马利研究了地势,决定要将德国的装甲军团引入_个狭小的山坳里进行伏击。士兵们都自告奋勇,但蒙哥马利最后却选中了一个名叫昆西的瘦小的士兵。昆西被蒙哥马利选中后,一脸担忧,低着头不敢说话。这时,昆西的一个同乡对蒙哥马利说:“将军,我是昆西的同乡,他是个懦夫,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蒙哥马利听后却笑着说:“昆西个子比你们小,力气比你们小,可他和你们拿一样的枪,和你们一样在战斗。在我看来,他付出的勇气和努力比你们更多,怎么会是懦夫呢?”

话音落下,昆西大受鼓舞,他毅然接下并完成了任务,炸毁了好几辆带头的坦克。蒙哥马利趁机进攻,并大获全胜,此后势如破竹,没几天就结束了阿拉曼战役。

(摘自《故事家> 2019年第7期)

续说:面对一个忐忑的人,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认可和鼓励。哪怕是懦夫,也会因为你的鼓励而成为强者。

楚庄王:谦卑而不自卑

春秋战国时期,晋人伐楚,楚人已退避几十里,晋人的进攻却仍没有停下来。

楚国大夫说:“请允许臣反击吧。”

楚庄王说:“我们的前代君王在位时,晋国不攻打楚国。但到了孤家这一代,晋国却来攻打我们,这是寡人的罪过啊。如果下令攻击晋国,楚国的大夫必然要受到羞辱和伤害,怎么能让大夫因此而受到侮辱呢?”

大夫说:“前代君王还在的时候,晋国不攻打楚国,但到了臣担任大夫,晋国却来攻打我们,这是臣的罪过。请允许臣反击吧。”

楚庄王低下头哭泣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对各位大夫施以拜礼。

晋国人听说此事后说:“国君和臣子都把罪过往自己身上揽,而且国君在臣子面前表现得那么谦卑有礼,可见是上下同心,三军也齐心协力啊!由此看来,楚国恐怕是攻打不成了o”于是,连夜退兵了。

续说:楚庄王因对臣子谦卑有礼,从而成为一代霸主。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以谦卑为怀,以谦卑赢得人心,成就事业。

哲思

上帝留下的窗,你要自己打开

最近,日本少年工藤阳辉的彩铅绘画在INS上爆红,简单的人物、动物被他描绘得细腻极致,灵动得仿佛要从纸面上跃出来,让人傻傻地分不清真假。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工藤从未受过专业训练,并且他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

小时候,工藤活泼可爱,是爸妈的最爱。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对画画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每次拿起画笔,总能比同龄人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人人以为,这一家的幸福会持续下去,然而好景不长,在小工藤3岁的时候,爸妈发现他的眼睛总有黄色反射,瞳孔时常出现异常散大,原来小工藤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眼癌,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是1:20000,小工藤是何其不幸!

可是,小工藤那么小,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的眼睛时常看不见,爸妈会背着他流泪,但他不哭不闹,即使在治疗的日子里,他还是想画画,想把自己能看到的世界画下来。

通过治疗,虽然眼癌治愈了,小工藤却失去了右眼。他不知道自己从此会被叫作“残疾人”,他只知道,虽然看到的世界小了_一点,但又可以绘画了,也能和伙伴们一起玩了。

有一天,正当小工藤准备与小伙伴分享他看到的一只漂亮的昆虫时,一个小伙伴说:“工藤是独眼龙,和我们不一样。”

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工藤。他把自己關在房间里独自哭泣,任凭妈妈怎样叫他,他都不回应。直到爸爸拿来一盒五颜六色的铅笔,小工藤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擦去眼泪坐在小书桌前开始画画。

从此,画画是小工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当别的孩子在玩耍时,他坐在画板前,一画就是几个小时。爸妈心疼他,叫他休息一会儿,他总是要画到自己满意为止。看着自己喜欢的昆虫被定格在画面里,他开心得不得了。

沉浸在绘画中,小工藤的世界是那样的安静、温柔,不存在孤独自卑。一只眼睛看到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他的心也变得平静柔软。

就这样画着画着,15年过去了,工藤长成了翩翩少年。从最初的画鸡蛋,到渐渐地画昆虫画漫画……一点一滴,全靠他自己的专注和刻苦,长时间的练习,将他的手指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他的作品从最初的不知所以,到现在的形神俱备,让所有人都感慨万分。

绘画陪伴着工藤走出了最艰难的时光,他的心早已被治愈,他不再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当有人质疑他的画“不如照片好看”时,他不会躲藏,只会微微笑一笑,因为他早已走出阴霾,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

(摘自《红树林》2019年7&8期)

解读:

有人说,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一个失去右眼的少年,并没有深埋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而是通过努力,找到了自己所长,并最终迎来新的人生。当上帝关上门,留下一扇窗时,你要学会自己打开,这就是工藤带给人们的启示。

你若撑伞便是晴天

三月的杭州正是春意盎然的最美季节。一天,杭州公交一公司车队长接到公司总调度的电话,说是有人打电话自称给灵隐公交站送来了100把爱心伞。

队长忙出去查看,却没看到什么人,但是在乘车的地下通道口的一个栅栏里发现了两个大箱子,每个箱子起码有50多斤重,里面装了100把橙色新伞,新伞做工精致,每一把都印着“爱心伞,你若撑伞,便是晴天。游2路爱心伞”的字样。另外,箱子里还放了一把黑色长柄旧伞。

是谁送来了这100把爱心伞?故事还要从半个月前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说起。

那一天,天阴沉沉的,缺少阳光的城市有点阴冷。一大早,在杭州做生意的谢先生领着两岁的女儿出门坐游2路公交去火车站方向。由于出门时没下雨,谢先生便没带伞。但是车子走着走着,雨便下了起来,等到车子走到杭州市三医院站他要下车时,外面的雨已经淅淅沥沥地下大了,而且丝毫没有停的意思。

谢先生并不担心自己被淋湿,但是瞅了瞅怀里的孩子,还是有点后悔,后悔自己准备工作做得不足,没有预备一把伞。没办法,只好躲一躲了。公交一停稳,谢先生便抱着孩子跑向站台的雨棚,准备先避一避雨再做打算。

谢先生刚站定,突然一个声音传来:“兄弟,你需要伞吗?”谢先生抬头一看,声音是从刚才乘坐的公交车的驾驶室传来的,公交前门已经打开,司机微笑着给他递过来一把黑色的长柄伞。谢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下,当他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忙接过来那把伞,并表示了感谢。

在雨中,谢先生抱着孩子撑起了一把黑色的伞走向远方,雨水滴答滴答地从伞的四周流下,伞下的父女有说有笑,一片温馨。而那辆游2路公交车也已经缓缓地离开了站台,在凉凉的雨絲中载着乘客驶往下一个站点。站台又恢复了平静,一切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然而,走在伞下的谢先生心里却是暖暖的,他感觉雨水也似乎没有那么讨厌了。

他随即便做了一个决定:要做100把爱心伞送给游2路公交车,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像他一样遇到突发状况有需求的人。随后,谢先生找了一家雨伞厂家,定制了100把爱心伞。为了代表温暖,他特意选择了橙色,并精心设计了“爱心伞,你若撑伞,便是晴天”的Logo。为了不透露个人信息,他前一天晚上趁着夜色开车把伞悄悄地放到了灵隐中心公交站,第二天才以匿名的形式打电话告诉调度中心去拿伞。在箱子里,他也留下了一封匿名信,向人们讲述了这个暖心的故事。

(摘自《青年时代》2019年4期上)

解读:

公交司机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冰冷的雨水也变得不那么讨厌,让一个城市变得温暖如春。这也启示人们思考:在这个城市里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你若撑伞,便是晴天”,多么朴素的话语,却犹如一首三月的情诗,温暖着人们的心。

作文投稿

绝对素材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