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的分类:1.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2.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包括那些造成实际的和潜在的、不利的和有利的环境影响的要素。
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患者个体的变应体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种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中的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哮喘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以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发作。
发作时脱离变应原是首要措施。
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首选吸入剂;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吸入有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多痰患者;茶碱类药:氨茶碱和控释茶碱。
2、控制哮喘发作药物,是主要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口服剂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等,为目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白三烯调节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其它药物如酮替芬、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
急性发作期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慢性持续期,需制定长期治疗方案(最好找个医生长期指导),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剂量、最简单的联合、最少的不良反应达到最佳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