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体现“更”字的“风采”

时间:2020-05-05 09:15:00作者: 杭尔蝶

郭艳萍 徐江

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及分析

1.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迷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2.试题分析。

也许命题人并没有想到,这是一道十分难做的作文题。甚至说,按试题本身客观条件之要求,且不论考生,即便使用此卷考区十几省数万语文教师,能答此卷者也是寥若晨星。

那么,它的难点在哪里呢?

难点在于“综合材料”内容,选出“更具风采”之人。其中那一“更”字的词典性定义要求所选之人在三人风采比较中,有“愈加”一重优越性条件,从而脱颖而出。也就是说,在选人的过程中,要根据三位候选人条件比较,排除相对弱者,最后确定一位优胜者。

每位考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在论证选谁的过程中,要在比较中确定“他不如他”,要给出“他不如他”的理由。而客观情况是三人各有各的优势,怎样在论证某人有相对劣势并据此排除之,从而确定“更具风采”者,这是一般考生和教师所不具备的证弱排除能力。他们所能做的会是简单的不具比较意义的“三选一”。该试题与其说考问选择谁,还不如说考问怎样选,特别是选的方式。

很显然,从正面看,该试题发出的积极信号是,中学语文教学要加大思维能力培养,中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endprint

作文投稿

在比较中体现“更”字的“风采”一文由60作文网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60作文网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