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肺癌 >

放疗和化疗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2-08-17 13:53:48作者: xuhdhx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传统的三大手段。

简单的来讲,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手段,通过口服或者静脉给药,就像你得了肺炎,输抗生素或者吃抗生素一样,化疗药物会进入到身体的每个部位,杀死全身各处的癌细胞。所以,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可以用于手术前,称为新辅助化疗,手术前将病灶缩小,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愈率,也可以将部分无法手术的患者,转变为能够手术的患者。化疗也可以用于手术后,杀灭肉眼看不见的癌细胞,因为手术只能切除一定范围内的癌细胞,如果癌细胞躲在原理肿瘤的淋巴结,血液或者其他脏器里面,需要通过化疗来消灭他们。化疗还可以用于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肿瘤复发或者全身转移,无法手术的时候,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化疗来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提高生存率。

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放疗是利用放射性的同位素或者核素,释放射线或者粒子,用来杀灭癌细胞,所以,放疗有点类似于手术治疗,都属于局部打击,对于一些放疗敏感的肿瘤,或者肿瘤的位置不好,手术切除有难度,或者患者身体弱,无法耐受手术,都可以考虑放疗,替代手术治疗,杀灭癌细胞。放疗也可以用于术后,对手术野进行放疗,杀灭可能存在于局部的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率。

总而言之,放疗是一种局部的疗法,化疗是一种全身疗法,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使用哪一种治疗方法,或者两种方法都用上。

手术、放疗、化疗号称是传统抗癌治疗的三驾马车。手术大家都知道是开刀,放疗和化疗这两种治疗方式有些人不太明白。其实放疗和化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治疗方式。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属于全身治疗,也就是说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必须进入血液循环,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化疗采用的是静脉输液的方式使化疗药水进入体内,现在也有不少的口服化疗药物在临床使用,比如卡培他滨、替吉奥、长春瑞滨胶囊、卡莫氟片等等。有时候出现腹腔转移或者胸膜腔转移,也会使用腔内给药,将化疗药物通过导管注入腹腔或者胸腔内,使体腔内局部暂时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达到提高局部疗效的目的。化疗分为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后辅助化疗,还有晚期病人的姑息化疗。有些疾病,比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等,对化疗极其敏感,通过单纯化疗就有可能治愈,这种化疗称为根治性化疗。由于化疗药物毒性较大,很多病人比较害怕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及过敏反应等等。随着新型化疗药物增多,辅助止吐药物的更新,如今的化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毒副反应,大多数病人都可以耐受。

放疗是一个局部治疗,它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它是利用机器所发出的放射线来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放疗只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就难以发挥有效治疗。有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由此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之重要。放疗全身副作用很小,但被照射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放射性炎症。放射治疗是在放疗科进行的,首先由医生带患者在模拟机下定位,在皮肤上或在固定膜上用标记线画出放疗部位,再进入放疗室,摆好体位后,放疗机对准放射部位,一般只需照射1-2分钟。放射治疗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总放射剂量和不同部位、不同肿瘤放射生物效应的不同,由放疗科医生提前做出放疗计划。常规放疗一般需要6-8周的时间,每天照射一次,每周照射5次,休息2天。这样有利于正常细胞、组织的恢复,保护健康的组织。放疗过程尽量不要中断。放疗同样包括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晚期病人姑息性放疗,还有无法手术病人,比如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头颈部癌的根治性放疗。

不同的肿瘤适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像喉癌、鼻咽癌就适合放疗,绒癌、睾丸癌就适合化疗。放疗和化疗在临床的肿瘤治疗中相辅相成,不能把两种手段孤立开来看,很多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同步放化疗,增加治疗效果。

作文投稿